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户外安全用电防患于未然

自从电被人类利用以来,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 我们天天在享受电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但当被问到安全用 电知识、电如何影响健康时,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 近期,本报联合河源供电局开设电力知识专栏,本期为普及 电力知识系列报道三——户外涉电安全篇,敬请垂注。

台风雨季要注意

台风、雷雨季节,在外出行要特别小心。台风可能损 坏广告牌、电力设施,折断树木,雷电对人畜、建筑物、各种 电气设备都具有危害性。

(1)提前做好家居安全用电检查,对家庭漏电保护开 关进行测试,确保漏电保护正常动作,防止电器、线路外壳 带电。

(2)打雷、闪电时最好不要开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不要冲凉或洗衣服,以免感应雷通过供电线、电话线、有线 电视线、住房外墙或柱子等入侵室内,对电器设备造成破 坏,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3)屋内进水时,应断开进线电源总开关,防止因雨水 淹没用电设备等引起人身触电。如果用电设备被水浸泡, 在水退后不要马上送电,应仔细检查,确认完好安全后方 可恢复使用。

(4)台风期间外出,尽量避免靠近变压器、电线杆、路灯、 霓虹灯、广告牌等用电设备,以防发生人身触电或被砸伤。

(5)如发现电线杆倒杆、供电线路断落、线路放电、电 气设备起火等情况,应立即远离,至少10 米以外,并拨打 当地供电部门报修电话。

莫靠近带电设备

在上一则说过,带电体必须与其他物体保持一定的距 离。那么如果太接近带电体,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可以从 一些案例来看看。

夏季,某市钓鱼爱好者李某来到好友投资开设的鱼苗 养殖场钓鱼,钓了一会儿,决定换个地方,于是把钓鱼竿竖 着拿走,怎知就几步路的距离,将近6 米长的钓鱼竿就碰 到了养殖场的专用10 千伏供电线路,李某当即触电倒地, 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实测,导线对地最短距离5.7 米,符 合《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的最小距离 5.5 米);台风过后,正在放暑假的小学生小志和同学一起 乘小船到水库游泳,在水库中央,有一条跨越水库的高压 输电线路,因台风降雨后水位暴涨,水面与线路距离小了 不少,经过线路最低点时,贪玩的小志想要跳起来看够不 够得着电线,因为安全距离不足,线路放电,小志当即触电 掉入水中,船上的同学纷纷跳下水救人,结果造成两人溺 亡;李阿姨是一名专职家庭主妇,有一天因为洗的衣服被 子太多,阳台晾不下,就在阳台外搭了个架子晒衣服,在这 过程中,因为晾衣叉操作不当,不慎触碰到了阳台外的10 千伏线路,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却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电 烧伤……

在生命面前,电是无牙的“老虎”,妥善利用可以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以身犯险却会让人后悔莫及。

打雷时在户外怎么躲

在户外遇到天气突变、雷雨大作,不宜在大树下避雨, 如果万不得已,要和树干保持至少5 米的距离,下蹲并双 腿靠拢。在雷雨时,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者高举锄头等, 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遇雷击。不宜在 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发生雷击时,人在汽车、火车、轮船上是相对安全的,因为 这些交通工具就是一种“避雷器”,电流会通过它们的金属 外壳传导到地面或水中,所以,如开车在外遇到打雷,应保 持镇定,在车内静候雷雨过去。

安全距离要牢记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 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过电 压放电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 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 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国家相关电力规程规 定,人员、工具及材料与设备带电部分的非作业(巡视、参 观等)安全距离,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划分如下:10 千伏 及以下0.7 米,20 千伏及35 千伏1 米,66 千伏及110 千 伏1.5米,220千伏3米,500千伏5米。

 



相关热词搜索:户外安全用电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大家好,我叫大美河源!
下一篇: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