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绿茵场上快乐成长
日前,广东省第二批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和试点县(区)遴 选结果公示,我市河源高级中学等27所学校榜上有名,和平县入选第二批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在上个月落下帷幕的2017年河源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里,龙川县将高中女子组和初中男子组冠军收入囊中,河源中学获得了高中男子组冠军……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将开展校园 足球联赛作为我市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和大课间活动的重要 内容,大力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我市青少 年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何困难和挑 战?家长又有怎样的看法?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绿茵场上踢出健康与快乐
10月16至20日,河源中学在 2017年“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总 决赛)中与来自全市各县区及市直 学校的23支足球队同场竞技,经过 5天的角逐,最终获得了高中男子 组冠军和高中女子组季军,其中男 子足球队还将代表河源市参加 2017年广东省“省长杯”全省校园 足球联赛总决赛。
高莲小学的足球小将们在球场上比拼。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河源中 学对校园足球的重视。据了解,河 源中学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大力 开展足球进校园项目,不仅聘请了 足球老师,还在体育课上设置了足 球选项,供感兴趣的同学报名参加, 并且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校园足球 赛,激发同学们对足球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河源中学在今年 3月份开始选拔球员组建参赛球 队,并利用放学时间和暑假积极训 练,以备战今年10月份举行的“市 长杯”。平时训练虽然辛苦,但对 男子足球队成员何乐和谢逸沛来 说,倒是乐在其中。“我从初二就开 始接触足球了,这是一种非常‘带 感’的运动,我很喜欢进球那一瞬 间的成就感及带球过人时的畅快, 想一直赢下去,在接下来的‘省长 杯’,我们的目标依旧是夺冠。”何 乐非常自信地说道。
家长对孩子踢球意见不一
那么我市的家长对孩子踢足球 又是怎么样的态度呢?儿子现于市 一小就读六年级的家长刘晓表示, 并不反对自己孩子踢球,因为足球 改变了孩子害羞的性格,让孩子也 交到了不少朋友,整个人也变自 信。对于孩子的这些变化,刘晓很 欣喜,同时她也认为,足球毕竟是一 项存在危险性的运动,摔破皮,扭到 脚是常有的事。所以她平常都会给 孩子买一些护膝、长袜类的安全装 备,并经常叮嘱他赛前一定要热身。
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像刘晓一 样支持孩子踢足球。张先生今年49 岁,目前是一名杂货店店主,他的孩 子是东埔中学高三的一名学生,他表 示不支持孩子踢足球,不仅因为踢足 球的危险性,更重要的是高三也是人 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因为课外 兴趣受伤而耽误学习,得不偿失。
多措并举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河源中学校园足球队是我市 中小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一个缩 影。近三年来,我市校园足球工作 的开展始终以全面发展青少年校 园足球普及工作为目标,倡导青少 年重在参与、重在普及的宗旨,以 足球为特色,多措并举,让我市校 园足球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根据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除 了今年广东省第二批校园足球推 广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结果, 2017 年我市有11 所学校已向教育 部提交“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 色学校”申报材料;2016 年我市12 所中小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 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 所学校 被命名为“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 学校”、东源县被命名为“广东省 校园足球推广县区”。在此基础 上,结合我市校园足球发展的特 点,今年5 月在全市遴选出40 所 “河源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这 些示范学校对周边地区、学校的 校园足球工作起到了辐射、引领 作用,近两年,学校申报国家级特 色学校和省市级推广学校的热情 高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 我市中小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 的人数约20 万人;参加各级各类 校园足球比赛的人数达2 万多人; 大部分县(区)和学校涌现了校校 有球队,班班有赛事的可喜局面。
在师资力量方面,我市组织学 校足球教练员、体育教师参加国 家、省、市足球培训达500 多人次。 还有一部分学校采用“走出去、请 进来”的办法开展师资培训,让非 专业的足球教师迅速成为了具有 一定教学、指导水平的足球教师。 各级各类的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班 为我市培养了一大批校园足球师 资“生力军”,成为我市学校开设足 球课、组织各级比赛、促进校园足 球发展的重要师资保障。
经费不足仍是主要问题
记者通过走访我市多个学校, 了解到目前我市推行“足球进校 园”活动存在的困难主要有经费、 师资力量、场地和家长支持度等问 题。河源市第二中学既是全国青 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也是广东 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该校体育老 师陈启龙告诉记者,现在关于校园 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很多,但学校专 业训练员不足,对学生的指导不是 很到位;在家长方面,大多数家长 常常担心孩子会在激烈运动中受 伤,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踢球, 而校园足球是需要多方联动才能 取得好的成效。
关于场地不足的问题,河源中 学校园足球队队员对记者说,场地 匮乏,经常都是二十几个人挤一个 七人场,很多同学感叹连球都碰不 了,久而久之对足球的热情也就淡 了。带队老师朱科戈还指出,高中 时期学习较为紧张,很多家长担心 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足球上会影响 学习,普遍不太支持学生踢足球。
源城区高莲小学在此次广东 省第二批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公示 名单当中,校长张月梅说,学校每 年都会举办一次“高莲杯”足球联 赛,“一个班总共四十来人,但男 队加女队就有23 人,每年的‘高莲 杯’算是高莲小学最重要的体育 盛事了”。但校园足球开展得热 火朝天的同时,张月梅也提到了 目前校园足球进一步推广的阻碍 因素。“我们学校都是聘请社会上 一些比较有足球教学经验的运动 员,但说到从足球专业出来的老 师,目前还真没有。”为此,张月梅 也希望我市能加强足球专业人才 的引进。
将校园足球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相关负责 人告诉记者,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 我市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 一。目前,校园足球现有竞赛经费 主要是省里拨付的专项资金。据 统计,在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训练 场地基本能满足训练需求的仅为 60%,而训练器材能满足需求的仅 仅为40%,足球场地数量不足,训 练条件远未达到基本需求,直接制 约了项目发展。
同时,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 足,训练水平和能力不高的现象普 遍存在,缺乏对校园足球现代管理 和发展理念的认识,影响执教水平 发挥。另外学校有一部分足球教 师不是足球专项出身,对于足球缺 少足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这 样导致训练质量无法保证。
那么我市该如何克服校园 足球所面临的困难? 该负责人 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校园足球宣 传力度和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 设,营造校园足球工作的良好氛 围,将校园足球文化列入校园文 化总体建设范畴,把校园足球与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 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完善校园 足球课程体系,解决教什么、怎 么教的问题,并督促各县区各学 校继续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投入, 加快解决制约校园足球的场地、 师资等系列问题。
■本报记者 邓宇珊 刘世铭
上一篇:2017河源家博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以后广场舞可不能随意跳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