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随着春节的日益 临近,在外拼搏了一年的游子们,似乎听到了家人一声 声深情的呼唤。即使路再远,票再难买,都要回家过 年。“回家”二字虽然简单,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 点上,却凝聚了太多的情感,也承载了太多的重量。随 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春节也有了新的时代特点,但它所 蕴含的厚重文化底蕴却不会因时代而变。(综合河源晚 报2 月5 日、7 日报道)

可以“喜新”但别厌旧

时下,不少人都在说, 年味淡了,过年好像不如 以前热闹了。那年味都去 哪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 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 多历史悠久的年节风俗, 例如,以前过年各地都少 不了放爆竹烟花这一习 俗,但近年来城市禁燃烟 花爆竹,就显得年味淡了 许多。再比如,以前每逢 过年都要给小孩穿新衣新 鞋,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 了,新衣服随时都可以穿, 对春节穿新衣的热情和期 盼也就不那么浓了。

虽然许多传统年俗因 为种种原因不再适用,但近 年来,人们又有了不少与时 俱进的年俗,比如通过网络、 微信等发红包、发贺卡、送年 货等,用新的方式将祝福、友 善、亲情传送。历史的车轮 总是不断向前的,过年习俗 似乎也没非要一成不变。 对于新的年俗我们不妨多 给点自由空间,而传统的年 俗作为我们中华名族的宝 贵文化结晶,更不应该“过 时”。一言以蔽之,过年习 俗可以“喜新”,但不必“厌 旧”,而要让它们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谢素婵

过年更要管住嘴、手、腿

每到过年过节,中央、 省、市都会突出强调要严格 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 收受红包节礼,不参与赌 博、封建迷信等活动,不违 规公款吃唱、公款旅游、公 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及违 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 友会等。因为逢年过节,正 是吃喝游玩、请客送礼高发 期。一些党员干部滑入腐 败“泥潭”,缺口往往是从喝 点小酒、收点小礼,随便“玩 玩”上打开的。红包礼金、 高档会所消费表面上是人 情往来,本质上还是利益交 换、政治投资,早晚一天要 把官员拖下水。因此,越是 过年过节,越要管得严。身 为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 人员,就必须高标准严要 求,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 该吃的饭,管住自己的手不 拿不该拿的东西,管住自己 的腿不去不该去的地方。 只有自己守住底线,才能不 被糖衣炮弹 攻陷。

刘曦

过文明节,树新风尚

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 度的提高,文明过春节也渐 渐成为一种风尚。

又到一年返乡团圆季, 文明就从这返乡大迁徙开 始。回家自驾行,高速大堵 车是常事,有的司机选择占 用应急车道。应急车道是 分秒必争的紧急救援通道, 若在高速路上随意占用应 急车道,不仅易引发交通事 故,而且可能造成应急车道 拥堵,所以,请回家心切的 司机们安全行车,各行其 道,留出“生命通道”。

过新年,全家老小逛公 园其乐融融,但每每过节, 成片的垃圾、污水成为城市 的伤疤。过春节,“文明公 园”要提上日程,无论商户 和游客,在享受节日欢快气 息的同时要从小事做起,遵 守社会公德,公共场所不大 声喧哗、不吸烟,爱惜公共 设施和文物古迹,过一个朝 气蓬勃的“健康年”。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上一篇:扭曲的是文化,摧残的是灵魂
下一篇:正月里来娘酒醇,约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