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是文化,摧残的是灵魂
几个月前,湖南一沉迷于暴力 电游的15 岁少年,为体验“刺激快 感”,将女邻居残忍杀害。新华社 发文指出,为吸睛,一些电游沦为 “精神毒品”,有的游戏甚至公开 诲淫、诲盗、诲黑,歪曲民族文化 和历史。前段时间,网络流传的 恶搞版《黄河大合唱》,更是以夸 张的肢体动作、荒腔走板的演绎 方式,引起了曲作者冼星海后人 的愤怒。
恶搞、扭曲历史人物、文学 作品的事情,这已经不是第一 次了,古人成了被“ 调侃”的对 象。多年前,在上海现代人剧 社推出的话剧《Q 版辣妹打面 缸》里,历史上为官清廉的包公 被恶搞成垂涎青楼女子美貌的 “ 淫棍”。近年来,《西游记》屡 屡被改编放到银幕上,一心只 想取得西经的唐三藏、孙悟空 竟然也有了情情爱爱…… 诸如 种种,让人瞠目结舌。
从网络到电视,从古典名著 到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似 乎都逃不过被改编、被恶搞的 “魔爪”。这样的风气,从网络世 界、娱乐行业一步步蔓延到现实 生活。不可否认,游戏、娱乐节 目和影视作品可以对角色、细节 进行一定的塑造,但创作者为了 一时的利益与博取关注的眼球, 大肆改编,丝毫没有尊重文化、 尊重历史的意思,也难怪这些作 品出来后,会遭到不少人的吐槽 与抨击。
在对历史文学、文化进行一 番“ 涂鸦”后,我们不禁要问,监 管部门去哪儿了? 监管部门应 该对这些改编作品把把关,制止 这些胡编乱造的行为,捍卫主流 文化和主流意识阵地。在现在 这个时代,历史文化、传统文学 要创新传承,不能单靠扭曲、恶 搞来传承,这样只会误导人们对 历史产生错误的认知,摧残受众 群体的心灵世界。创新作品,可 以增加新的塑造内容,但切勿颠 倒是非、歪曲历史,更不能胡编 乱造。
吴奕镇
上一篇:养“蛙”需适度,入戏莫太深
下一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