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培植医患间互信 每天都是医师节

刚刚过去的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尊医重卫,共享健康”。

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医师节成为了我国第四个行业性节日。有网友曾笑称,哪个职业有了自己的节日,其实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反而说明从业者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需要特别的提醒和关爱。

话虽然是玩笑话,但细思之下,现状也确实如此。工作压力大、社会理解程度低,动辄发生的医患纠纷事故不仅闹心还伤身,种种原因让不少从业者觉得寒心。特别是医患关系,虽然在政府多年来的协调下,整体矛盾已有所缓和,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是这些年始终难以改善的行业生态。近日,河南郑州市民张先生发出医生开的治过敏的“两分钱处方”,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也在侧面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的互不信任。

一方面,患者认为“以药养医”的制度还存在,认为一些地方和医院还存在“能开贵药就不开便宜的”、不需要拍片却非让拍片的过度医疗情形,遇到开便宜处方的医生就称“遇上良心医生”,遇上贵价药、要做详细的检查治疗,就破口大骂医生“无良、黑心”。然而,以治疗费用、药物价格是否低廉作为评判一个医生医德的标准,实是误区。毕竟,并非所有疾病都能通过小处方检查和治疗。

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曾爆红网络的“最美睡姿”,照片中的医生周末连续加班24小时,为患者做了20余台手术,在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后,累得筋疲力尽,直接在手术台旁睡着。忙,已经成为医生的常态。而造成医生尤其是大医院医生接诊压力大的原因,也跟目前分级诊疗名存实亡有关系。虽然有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的分级,但患者不信任社区医院,感冒发烧、小病小痛也直接去大医院,也就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

因此,要想改善医患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努力改观医患双方的脆弱信任现状。一方面,“医药分开”改革,必须要真正推动落地,扭转患者心中“以药养医”的不信任根源;另一方面,要提高社区医生的能力,在保证监督的情况下发展民营医院,分流大医院的压力,给患者更多的选择。缔造了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每一天都是医师节。

刘曦

 



相关热词搜索:天都 医师


上一篇:共享单车的“紧箍咒”,该如何念?
下一篇:大美东源当名动南粤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