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滴滴为何化身“血滴子”

今年5月5日晚,空姐李明珠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顺风车赶往市里,结果惨遭司机杀害。滴滴当时解决的措施是:道歉、自查。然而就在前几天,又一位花季女孩在使用滴滴出行的中途被害,滴滴也再次因为命案被千夫所指,其解决方式也就多了一步,下线顺风车整改,此外多开除了两位高管。

随着公众对事件关注的深入,不少滴滴司机群的聊天记录也遭到了曝光。首先曝光的是武汉滴滴官方群,群内滴滴司机传播遇害女孩未打码的照片,这群滴滴司机不仅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用一副丑恶的嘴脸,用言语侮辱受害人的同时,甚至还有人直接想入非非。成都、东莞等多地的滴滴群里,群内人员对于女乘客的评价内容也都不堪入目,滴滴司机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这群人中可能就潜伏着下一个嫌疑犯。

回顾滴滴自2016年8月收购最后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优步中国后,在中国网约车市场就获得了绝对的市场优势,特别是在定价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垄断给滴滴带来的,却不是一个寡头企业应有的自律和不断优化用户体验。除了注册体系的诸多漏洞,管理上也更加看重司机利益,因为在司机群体中的绝对优势,能够继续巩固滴滴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地位。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滴滴曾在顺风车的宣传中,直接影射顺风车追求的是性感的场景。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曾更是在专访中表示,滴滴顺风车让私家车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

当一个从设计之初就三观不正的产品,遇上部分素质堪忧的司机,其实今日的悲剧就并不显得那么偶然。在一连串的恶性事件之后,下线顺风车并不是根本之道,更重要的是,滴滴必须意识到,其职责只是作为具备公共交通属性的服务平台,司机与乘客只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滴滴只有改变垄断的傲慢与贪婪,积极配合国家机关维护公众安全,才能让企业重新赢得大众信赖。而政府的监管也必须及时跟进,出行平台以乘客信息为基础主打社交,本身就存在着巨大风险,切勿因市场创新而出现监管缺失或者疏于监管,任何事物在一路绿灯之下,误入歧途也就不足为奇了。

彭茂洋



相关热词搜索:滴滴为何化身“血滴子”


上一篇:农民的节日
下一篇:从俄罗斯打车去希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