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节日
今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亿万农民将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梅州市成为国内六个分会场之一。“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真正做到农民的节日农民乐。(来源:南方网)
重塑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看得出国家层面已经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显示了新时期政府部门重农固本,以农为根,重构乡土中国的理念。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不仅是对基层生产劳动者地位的肯定,也体现对国家在乡村振兴及农耕文化的战略布局。可以说,在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以节日为媒,传承文化、寻找归属,也汇聚了都市群体对山水田园的乡愁寄托,以旅游产业的业态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与飞跃。
吴奕镇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距离节日还有1个月时间,但已经有不少网友坐不住了。有网友称,“第一个丰收节,乡村一定很热闹,谁要组团一起去体验?”也有网友评论,“当天会不会放个假,回乡去和父母一起农忙呢?”“点个很大的赞!我们农民有自己的节日了。”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雷打不动为“三农”而出,已是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最实在的体现,而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更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有助于提醒社会各方面重视和关注农村工作,让广大农民能够安心农村、安心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只有全社会都关心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才能最终让粮食丰起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实现真正的丰收。
郑婷影
新节日,新起点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农业的传统,节日的设立让中国农民有了自己的节日,但是,怎样过好这个节日,如何通过节日的载体,让节日有气氛、有内涵、有意义,也值得深思。
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应是唤起国民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尊重农民的途径,还应是传承数千年深厚农业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和新时代农民的新起点。因此,在举办节日盛会的同时,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将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化的农业传统、农业文化打造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节日活动的举办,也不能仅限于农民释放丰收喜悦,农民应借这个节日舞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在丰富精神文化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实现生活品质和个人价值的新跨越。
彭茂洋
上一篇:大美东源当名动南粤
下一篇:滴滴为何化身“血滴子”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