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供“喘息服务”
北京市丰台区老龄办日前在全区贴出公告,试点期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每月放4天假,也就是所谓的“喘息服务”,有需要服务的家庭即日起可到居委会提出申请,这是北京市首个由政府买单并开展相关服务的城区。(据11月27日《北京晨报》)
“喘息服务”体现城市温情
我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照护老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长期卧病在床,不仅需要一定的护理技能,更考验着子女和家庭成员的耐心,一些老人看到子女的辛苦和忙碌,也不忍心。“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除了部分子女不懂感恩、不尽孝道之外,更多也在于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压力,这自然也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这些家庭成员迫切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需要有人来“换班”,替他们分担照顾老人的家庭负担,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情绪焦虑,此次“喘息服务”无疑为这些子女提供了一个喘息和休整的机会。“喘息服务”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成员护理的压力,减轻他们的负担,极大体现出一种城市温情与关怀。我们相信,有了家人的“孝心”,有了城市的“温情”,老年人的生活会更幸福;我们也希望,这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尽快予以推广,惠及更多百姓。
郑婷影
建设老人“安乐窝”
北京推出“喘息服务”,开创先河,可赞!然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河源,如何让老人生活得好,当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打造河源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如今乡村振兴正当时,村里哪些建设项目最令群众关注、百姓关心?笔者以为,除了村道、广场及小公园外,莫过于老人活动中心。龙川县龙母镇双华村,昔年老人多聚集在各家屋檐下聊天,如今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老人活动中心,一时成了村老人们的“安乐窝”。一位老人还给帮扶建设的驻村工作队队长送甘蔗,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当然我市也有一些探索,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老人公寓,虽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未能长久坚持下去,但需要总结经验,重振雄风。
有些学者认为,把老人养好,把小孩子教育好,农村就幸福了一大半。试问天下谁人不老,谁人不养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相关职能部门当抓住乡村振兴的东风,建设好河源养老品牌,让老人幸福安康,晚年生活无忧!
张涛
精细服务要做到精准
“喘息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各种考验,但总算让人看到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也是政府职能高效推动社会救助方式的表现。放眼当前,我国目前对于老年人的社会救助水平仍然有缺陷,家庭子女除了将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高薪聘请保姆照养外,就只能放下手头工作回家照顾。
政府购买“喘息服务”,这样的职能固然是好,但终究还是初步阶段,尚且绝大部分地区并未实施这样的模式,对于是否符合国情还有待考究。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为年轻人减负,政府部门在养老服务这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而在未来,这项服务或许会成为由政府来购买的模式进行实施,这也就更需要相关部门体察民情,精准掌握需求后,慢慢在市场准入、服务内容及服务人员工作上精准投入,这样才能让这项养老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照护者和老人得到更好的帮助。
吴奕镇
上一篇:科学与伦理须有底线
下一篇:旅游开发切忌急功近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