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行政服务中心紧抓新时代机遇,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阅读提示:
作为集信息与咨询、审批与 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于 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行 政服务中心可以说是企业入驻地 方办理审批手续的首站,也是群 众办事较为集中的地方。近日, 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曾永贞在接 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行政 服务中心将以全球性视野、战略 性眼光、开创性思维推动河源政 务发展,通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助推“两个河源”建设,确保在打 造便利化营商环境有新突破,开 启政务服务新征程。
案例点击
投入“市民之窗”自助终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 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 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了方便群众办 事,早在去年10 月份,我市分别在市 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源城区行政 服务中心、东源县行政服务中心、紫金 县行政服务中心、江东新区行政服务 中心及市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分别投 入了12 台“市民之窗”政务服务便民 自助终端,市民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在 “市民之窗”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办 理社保清单打印、个人完税证明打印、 个税清单打印、社保余额查询、国税发 票检验、个人其他税费查询、信用卡还 款、粤通卡查询等业务。
市民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在自助终端办理社保清单打印等业务。
此外,我市还与佛山开展了业务 异地办理领域合作,两地市民可凭身 份证,在异地自助终端办理网厅、交 通、社保、纳税、健康、民生、出行及金 融8 大类共65 项业务,初步达到了 “河佛同城,跨城通办”的目标。市行 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未来我市 将加速“市民之窗”政务服务便民自 助服务终端下沉基层,积极协调各 县区政府、乡镇相关职能部门及各 街道,推动在街道、社区、部分重点 企业、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便 民自助服务终端,打通便民服务“最 后一公里”。
中心工作
打造升级版政务服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未来,市行 政服务中心将紧抓“互联网+”新时代 机遇,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全 力协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一枚公 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推 进“三集中三到位”,整合政务信息系 统,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互通,大幅增加 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和自助终端机 异地办理事项。
同时,市行政服务中心将着力推 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与“数字政府”建 设,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水 准上做“加法”,在规范化建设上做“乘 法”,制定事项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建 设标准化等各项政务服务标准,持续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以此提升政府行 政效率及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做到“流 程网上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共同奏响服务零距离的优质服务强 音,助力我市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重点任务
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百 姓办事的点点滴滴,无不是市委市 政府牵挂的大事。曾永贞介绍,市 行政服务中心将围绕建设“ 两个河 源”的中心工作,统筹规划好、加快 推进好全市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推 进事项标准化管理,加强各级实体 大厅建设,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 台,完善网上网下融合发展,提升服 务水平。
“我们力争在政务服务改革方面 打造亮点,特别是在异地办理手续以 及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去优化服务 流程、审批环节,在‘互联网+政务’ 方面拓展政务服务事项,特别是在自 助终端方面,未来将会在全市各个点 铺开。”曾永贞表示,今后市行政服 务中心将完善现有实体大厅服务功 能,引入一体化排队叫号系统,建立 电子范例和自助填表区、智能证照存 取区、自助取件区、24 小时自助服务 区,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探索管运分离模式与加快推进系统 整合共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与 运营模式创新,保障“数字政府”稳 定运行。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