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深圳对口帮扶我市累计完成产业项目转移38个 承接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聚焦产业共建和产业转移承接,将市高新区(深河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主平台、主阵地,引领我市8个产业共建园统筹发展、匹配发展、集群发展,成效显著。记者前日了解到,今年1至6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产业共建园区(8个园区含江东新区)累计完成产业项目转移38个,完成全年比例76%,比去年增长11.76%,承接项目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已落地建设的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20个,完成全年比例100%,同比增长25%,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排名全省第一。
据悉,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主要围绕整合资源、补链强群、产城融合、营商环境、补齐要素等方面开展产业共建工作。两地以“深圳+河源”“政府+市场”“一区+六园”等协同发力互促共融,有效发挥了“1+1>2”的效应,通过双向交叉任职、招商联席会议、联合招商推介会、联合招商小分队、“二合一”暖企行动等方式,形成了两地干部协作融合的良好机制。今年上半年,深河两地干部累计联合组织或参加多项招商推介活动10余场次,共同接洽对接企业客商1200多人次,形成招商项目储备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结构和良性发展格局。
同时,两地按照“加快产业聚集,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强招商选资,不断建链、补链、强链,着力推动符合各共建园区产业布局的意向项目加快签约,签约项目加快动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竣工投产出效应,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规模,以重大项目带动经济加快发展。如对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等已有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补链强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努力打造超千亿产值的电子信息产业,并落户了中启、友华等一批产业链配套企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