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洲变“脸”气象新赢来稻花香两岸 记驻连平内莞镇大陂村扶贫工作队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蓝洲水哗哗流淌,风从山谷袭来,人清气畅。与河堤一路之隔的连平内莞镇大陂村村委会办公楼上,鲜艳的党旗迎风飘扬,在白墙粉瓦的村居簇拥下,格外引人注目。今年71岁的村民周子训带着孙子缓步在河堤上的人行道上。他说,如今大陂村变了样,走在河堤上的感觉也大不一样。这一切,来源于大陂村人居环境“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与连平县林业局驻大陂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分不开。
水急河窄两岸“苦”
作为连平大席河支流,蓝洲水全长10.4公里,除流经蓝洲、塘兴等村外,还从大陂村穿境而过。说起昔日的蓝洲水,远不是今天这个样。一说起这个事,曾饱受蓝洲水之苦的周子训心情就相当激动,以前河道既脏又窄,里面杂草丛生不说,还这一个弯那一个弯,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泄洪能力,每到夏季,洪水一来,就会冲上岸淹稻田。
“那时的‘一河两岸’,既看不见河,也看不见水,唯有垃圾满天飞。”说起昔日的蓝洲水,在村委会工作多年的大陂村支部书记周汉明深有感触。他坦言,水急河窄,一遇洪水,无路可走的洪水就要漫上农田。受此影响的耕地面积上千亩,其中水田400多亩,旱地600多亩。周子训家的4亩水稻就经常被淹,最严重时甚至把山边旱地里种的花生、玉米也淹了。
无米下锅心直“酸”
周汉明说,早在2015年,村里就计划改造河堤,然一初步测算,资金投入需要上百万元,仅仅靠村级财力肯定不行,这计划只好搁浅了。2016年起,连平大规模进行中小流域改造工程,蓝洲水也在其中,这给大陂村改造河堤带来了希望。2017年5月8日,村“两委”换届,周汉明连任村支部书记;5月9日,村“两委”跟驻村工作队就开会研究河堤改造事项。不过,在争取上级水务部门河堤改造资金支持时,这一项目“卡了壳”,初审意见是改造难度大。
这也难怪,由于河堤年久失修,全村213户村民,有60多户村民占用河道种菜,甚至还栽有板栗,且种植时间长达20年,这涉及到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利益,算得上村里的“积年顽疾”了。村“两委”跟驻村工作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讲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表决通过了把地腾出来建河堤的事项。连平县政协也积极支持项目建设,先后8次深入现场协商,制订方案再次上报。最终,大陂村人居环境“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获得了上级批复同意,上级部门投入200万元,配套工程包括绿化、护栏、人行道等建设由村里负责筹资,计划需要80万元。
众手合力整治忙
在连平县政协、连平县水务局及连平县林业局的支持下,大陂村人居环境“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于2017年7月24日正式启动建设。作为帮扶单位,连平县林业局拨款2万元作为整治工作启动资金。去年12月26日,连平县林业局又拨款3万元支持工程的路灯安装建设,今年4月20日又拨款20万元支持整治工程的河道两岸的绿化项目建设。8月14日,备受关注的大陂村人居环境“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竣工。
“说起这件事,至今还感到兴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把村民非法占用的河道地全部收回,以前水果地变成了河道,蓝洲水河道由昔日3米多扩宽至23米,最宽处一度达到25米,河堤也扩宽了。这也检验了村‘两委’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更是树立了村‘两委’干部的威信。”周汉明如是说。
人水和谐气象新
所谓人水和谐,“水”治不好就是灾,“水”治好了就是财,蓝洲水即是如此。德润蓝洲春喝彩,花开大陂福临门。河谷两岸的山依然葱郁,河水依然流淌,然大陂村民的心却是不一样了,一种要创业、要发家的致富热潮正在全村涌动。贫困户周应凡一家有5口人,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建起了一层平房,后又自筹资金加盖了两层,而与他家一路之隔的邻居也在建三层新楼。周应凡说,现在河道整治好了,村里的环境也大变样,大家都愿意从县城回到村里住。
蓝洲变“脸”气象新,迎来稻花香两岸。周子训说,今年河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正逢连日大雨,河水涨得快,然只见蓝洲水流,再也没有冲上岸毁坏庄稼了。这河道两岸农田再也不受水灾,实现了旱涝保收。“驻村工作队好,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很团结,支部书记也很得力,劲往一处使。这建了栏杆,又装了路灯,傍晚带孩子过来,到河堤走走看看,吹吹山风,觉得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外出务工的孩子们也觉得家乡变美了。”说起这些,周子训一脸的兴奋。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