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生态优美正呈现 生活富足可期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东源现场办公会侧记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自上月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轮流在各县区召开现场办公会。东源是现场办公会的第二站,昨日,与会代表先后深入到东源县半江镇的横輋村、西溪村和涧头镇的大往村、洋潭村,现场查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洋潭国际生命健康公园、“亲自然云度假”乡村振兴旅游项目、涧头新田乡村振兴旅游项目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影响力的农业、旅游、农旅结合项目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涧头镇大往村一村民告诉记者,对于利用当地优美生态,发展民宿,村民个个吃上“生态饭”很是期待。

“按政策办理”

东源县半江镇横輋村是与会代表查看的首个面上村。由于一排旧民房房主不愿拆除,影响了全村“三清三拆三整治”进度。当地一干部说,原因就在于屋主要求拆房补贴。副市长边立明对此要求,一定要按政策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不能违规。据悉,由于地处半江镇墟集,由于老码头年久失修,横輋村还计划投入300万元建新码头,以方便村民。

西溪村地处万绿湖边,全村耕地面积仅5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就有3.8万亩。在紧邻半江至涧头的村道旁边,西溪村下新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目前已完成了场地平整、房屋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让拆掉旧房的村民集中居住,拟建25栋三层混凝土结构房。

农旅结合“包袱”变“财富”

与半江镇不一样的是,涧头镇12个村中,有8个村已建有新农村点,惠及群众共1448户6435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这8个村其中就包括洋潭村。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洋潭村“空心”现象比较突出。

记者在洋潭村看到,有部分没有完工的“半拉子”工程,或是完工却无人居住的空房,整体很不协调,成了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块“包袱”。为此,当地引进深圳市同圆梦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分期全力打造洋潭国际生命健康公园,目前该项目已奠基,正在规划设计中。洋潭村全部土地也已完成集约。这受益的不仅仅是洋潭村,附近的东坝村、新田村、乐平村等3村也有望受益。这一“包袱”变成“财富”,也是指日可待。

发展民宿吃“生态饭”

涧头镇的大往村——这个昔日库区的穷村,在省市县的重视之下,2005年新房盖起来了,环境实现了大变样,村里的光棍们也一个个成家立业。说起这些,大往村村委支委邱志强说,他是2005年进入村委工作直到现在,当年的扶贫攻坚,给大往村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大往村党群活动中心对面的山头,有9栋两至三层混凝土房沿山边并排而建,在周边树木的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和谐。邱志强说,这房子就是在2005年建好的,不过,如今路通了,人心都往外边跑,这房子长年大门紧锁,到了过年主人才会回来,才会有一些生气,有些浪费了。

“都说河源有仙子,来到河源都成仙。”邱志强说,大往村如今是万绿湖水库边的“后花园”,水好,空气好,生态好,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如今,大往村帮扶单位深圳机场集团拟计划把村里闲置的民房利用起来,改造成民宿,吸引珠三角的游客。届时,村民个个都能够吃上“生态饭”。

在当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认为,东源县各级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乡村振兴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能够稳步有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但从现场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省定贫困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不彻底,创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推进太慢;资金使用率低等,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上一篇: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
下一篇: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在河源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