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千人宴”席忆将军荣光 紫金县敬梓镇中联村黄海龙将军祠堂举办千人宴
元月8 日,天气寒冷,阴雨连绵,然在紫 金县敬梓镇中联村中正小组黄海龙将军祠堂 里,却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一场“千人宴” 正在这里举行。超过6000 名来自海内外的 黄氏后裔汇集在这里,品尝了一次原汁原味 的客家“千人宴”,回忆先祖荣光。记者了解 到,这场“千人宴”是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黄海 龙将军祠重修落成庆典特地而举办的。
千人宴席万人齐贺
中午时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离祠堂300 多米远的偌大一块场地里,人头攒动,数张连 在一起的桌子上,摆放的客家菜犹如一条长 龙。这些客家菜肴中最醒目的就是大盘菜, 也是“千人宴”的“标配”,里面荤的、素的都 有,除了紫金本地特色的牛肉丸以外,还有粉 条、蒸肉等,品种至少有十多种。
据当地老人介绍,大盆菜是客家传统文化 民俗之一,起源于宋代,发源于客家围屋,客家 先民在早期以围屋群居,在围屋落成时,由于 生活困顿,每户自带自家最好的菜肴,汇合成 混式菜肴,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洗礼,大盆菜逐 渐演变成客家地区一种具有传统的文化民俗。
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千人宴”的黄氏 后裔,除大部分来自深圳、惠州、珠海、梅州五 华等省内的外,还有来自广西、湖南、福建、江 西以及香港地区的,还有部分是来自澳大利 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真可谓,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将军一生不简单
黄海龙,字伯,谥良佐,公元lll2 年出生 于江西南昌府一贵族之家。他幼有奇质,习 文练武,颖异卓然。弱冠入乡试中试,廿四岁 考取进士。ll44 年,他被授中奉大夫,为人 素著高洁凝重,器识宏达,刚毅勇悍,清隽志 操。1152年,他被授五城兵马都监,因政绩显 著,深得当时皇帝宋孝宗推崇。ll88年,黄海 龙告老还乡,移居琴江中镇创居(今紫金中联 村),仍念念不忘君国。在《归田闲咏》中,他写 道:竹篱茅舍三五家,山源远远却奢华。老夫 扶杖寻春笋,幼妇携筐采细茶。夜听三更猴笑 月,朝看岩畔鹿含花。悠悠岁月无余事,时把 诗书对圣家。l201 年,黄海龙卒。1244 年, 其孙黄灏为弘扬祖父之功烈,经当时皇帝恩准 建祠于循州琴江中镇,即今紫金县敬梓镇中联 村,取名曰:黄海龙将军祠。
作为全市为数不多的南宋古建筑,黄海 龙将军祠距今已有774 年的历史,2011 年被 评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次经过维修,面貌 焕然一新,清砖灰瓦,古色古香,祠堂主体建 筑成长方形,土、木结构,三进深布局,l0 柱6 厅2 上房设置,硬山顶,硬山搁标式构架,前 厅设中门、东门、西门突出主线。以石雕、木 刻、灰塑、壁画、屏风、花格、雕梁、画栋、琉璃 瓦面、内以龙、狮营造雄踞气势,各具特色。 它是宋代营造法设计,融合南方宗祠建筑,具 有客家建筑特点的建筑。
据悉,近年来,紫金县敬梓镇政府及黄氏 后裔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海龙将军祠,还派有 专人看护,定期维护,并对外开放。每当学期 开学或重大节日,当地的中小学生会来这里 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