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红色”招牌越擦越亮
讲述热水革命斗争史的《热河激浪》出版发行
和平“红色”招牌越擦越亮
继红色革命史实教育题材的客采戏《火 种》轮番演出后,讲述和平县热水镇革命斗争 史的《热河激浪》日前也出版发行,当地群众 不仅受到了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后代传颂先 烈革命事迹,同时也使得和平热水的“红色历 史”招牌越擦越亮。
和平首个党支部
据《热河激浪》记载,1938 年2 月,热水 成立了热水乡农民协会和抗日自卫大队,方 华(时名罗响)任大队长,成为当地打击土 匪、顽军和抗日的重要力量。6 月,方华等在 东华小学成立了党小组。8、9 月间,方华、 张觉青等在东华小学秘密成立了和平县第 一个党支部,隶属龙川中心支部,由方华任书 记,张觉青任组织委员,叶镜芬任宣传委员, 时有党员13名。
《热河激浪》发行仪式现场。
和平县首个党支部如星星之火,在热水 这片热土上形成了燎原之势,使众多热水民 众投身革命,为热水乃至九连山地区的解放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抗日战争至解放 战争,热水镇牺牲了26 位党员游击战士,另 有20位外乡籍党员、游击战士在热水为革命 捐躯赴难。
老司令深情忆热水
时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员 的郑群同志,在1947 年11 月间受党组织委 派重返九连山,与严尚民、钟俊贤、魏南金、 曾志云等一起领导当地革命斗争,主要活动 在九连山热水、青州、大湖一带区域,在战斗 中与热水地方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结下了深 厚的情谊。1948 年至1949 年初的九连山 地区“五战五捷”给郑群赢得了“常胜将军” 的美誉。今年已是96 岁高龄的郑群曾回忆 说,他并不是常胜将军,来九连山打的首仗就 折戟浰源。
1 月20 日,部分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 后代受邀参加了《热河激浪》一书首发仪 式。郑群之子郑德良作为后代代表在发言 中说,资政育人,以德感召,是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热水的革命旧址就是缅怀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众结成鱼 水关系的一座“祠堂”,《热河激浪》就是热水 革命斗争史的一部“族谱”,记录了华南抗日 游击队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与热水人民 等先贤先烈的丰功伟绩。这部力作,相同于 中国大地上千百座革命历史丰碑上的铭文 一样,真实记载了那个年代的历史,记载了 热水革命老区的历史。
“这本书堪称一本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 好书。”谈到这本书出版时,革命后代张月朗 说,这本书符合“三个精神”,第一个是开天辟 地、敢为人先的创先精神;第二个是坚持理 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第三个是立党为 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值得学习。
红色品牌越擦越亮
据悉,《热河激浪》一书旨在讲述热水镇 革命斗争史,全书分为“先驱引路”“峥嵘岁 月”“热约烽火”“俊彦荟萃”“英魂永存”等五 个版块,历时1年零9个月完成。主编黄思复 介绍这本书时说,编写这本书,他们走遍了整 个九连山的每个乡村,还去了广州、海南等其 它省份收集史料。
记者还了解到,为配合《热河激浪》的发 行,热水镇组织当地文艺演出团队在当地轮 番上演了以反映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为 主要内容的客采戏《火种》,引来众多群众观 看。在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的同时,当地群众 也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