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城
■谢雄鹰
故乡连平山城地处九连山下的凤山之 下、鹤水之旁,东与和平接壤,南与河源、新 丰邻界,西经翁源达工业名城韶关,北可通 江西龙南。四周群山连绵,绿林如盖。其主 峰“风吹蝴蝶”高1272 米,终日云雾缭绕,山 风习习,冥冥之中,峰巅好比一只在悠悠春 风中翩跹起舞的彩蝶,左摇右摆,上下翻飞, 身处其中,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或酷 似一首寓意深邃的朦胧诗,无论你从哪个角 度欣赏、趣解,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向往的美 和爱恋的情愫。
九连山巍峨高大,气势雄伟。因其山脉 环贯广东之连平、和平、新丰、翁源、英德、清 远、龙门及江西之龙南、全南等九县,故名 “九连山”。前人慕其风光之美,地势之险, 气魄之雄,择其山下建城,由此而闻名遐迩 于南粤大地。
连平山城始建于明朝崇祯六年(公元 l633 年),其始建经历,是颇不寻常的。
史载,明朝正德年间(公元l506 至1521 年),九连山一带不断发生农民暴动,最初组 织民众造反的是和平籍人士池仲容,因受到 岭南总督王阳明的镇压,起义遂告失败。明 崇祯三年(公元l630 年),九连肚人士陈万又 组织农民三千余众,先后出击和平热水、翁 源南浦、黄村、铁场、新塘及江西龙南等地。 后又攻陷始兴、乐昌及江西赣南部分地区, 始引起明王朝的震惊,遂派兵清剿,连续将 农民起义运动镇压了下去。为防患农民继 续起事,公元l633年,明王朝决定在九连山实 行州治,因取“连续平定”之意,故州名“连平 州”,并辖和平、河源两县。
连平州城建立起来后,四周城墙高筑, 固若金汤。可惜的是,这堵高大的城墙,就 像一把无情的大锁,一直把这座古老的山城 锁了300 多年,使之建设无法发展,始终充斥 着一种横秋的老气。
解放以后,连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砸 碎了这把“大锁”,冲出了这堵“高墙”,全面 建设了家乡,使这座古老的山城,重又焕发 青春的光华、氤氲的秀气、诱人的丰姿、绰约 的风采。
1958年,原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统战部长 饶彰风同志下放到连平县委任副书记,对连 平山城的建设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规划,除 建筑了一些新式楼宇外,还在山城的舟龙山 下建造了一座连平公园,并亲拟“惠万物以生 命,世界乃人民作主;化荒郊为乐园,建设是 人类根基”对联一副,镶刻于公园大门两侧。
不幸的是,l967 年因政治运动,公园被当 作“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产物”而夷为平地, 浸透着饶老心血的连平公园含冤毁弃。粉 碎“四人帮”后,古国文明方又复苏。为纪念 饶老,告慰饶老在天之灵,振奋人民建设家 乡之志,l980 年初,连平县委、县人民政府决 定重建连平公园。l986年春,公园全面竣工。
重建后的连平公园,树木葱茏,绿草如 茵;花团锦簇,蝶飞蜂舞,亭台傲立,水榭飞 流;碧池涟滟,莲荷盈盈,假山深幽,曲径萦 回;游人如织,万象更新,好像牵引着人们走 进了那种“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街落日浸寒 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 美好境界……
尤其是近几年来,连平山城面貌巨变, 建设飞跃发展,总面积由原来的10 余亩扩大 到现在的方圆l0 余里。一条条街道整齐划 一,一座座建筑物风格各异;市场繁荣,经济 兴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 到了空前的提高和根本的改观。这一切,只 要你从连平山城高楼的鳞次栉比中、商店的 琳琅满目中、姑娘们花一样的笑脸和蝶一样 飞舞的时装裙中、居民们客厅的陈设及电视 莹屏和流行音乐的世界中,就会得到具体生 动的印证……
当然,这仅仅是连平山城今天的一幅生 活写意画,那么,明天呢?
明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描 绘吧!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