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春天,因诗人的多情更美
前几日,傍晚时分有小雨,路边的 紫叶李开得缤纷,幽幽映于夜空,从树 下走过,一抬头,心中泫然惊艳。
随即拍了两张照片,发到朋友 圈。十点读书的编辑留言,说她记得 之前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个男人夜 晚在一小街上,仰头拍路边的一棵花 树,那张照片也让她觉得特别美好。
我完全能够想象那种自然的美,情 趣的美。那样的男人才显得性感。
再次从紫叶李下走过,花期更盛, 想起花树,想起那些特别美好的场景, 想起唐诗宋词——虽然有“国破山河 在,春城草木深”的悲愤,有“不见去年 人,泪湿春衫袖”的凄伤,但唐诗宋词 里的春天总得来说还是绚烂而天真、 美丽又哀愁。
崔护的桃花,从与人面交相辉映, 到兀自笑春风;叶绍翁春游访友,友人 不开门,杏花却热情爬出墙头招呼他; 不惑之年的岑参打战之余学会了调 皮,捡起路边榆荚想换卖酒翁的老酒 喝喝;贺知章的燕子在柳枝间飞来飞 去,剪出一个绵柔春天……还有苏轼 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 恼。
一年又一年,春天总会到来,春天 总会过去。蚕豆刚刚长出小耳朵、婆 婆纳正开得放纵恣意的时候,便已经 意识到春天马上就要过去。春天,真 的来去匆匆!其实也没什么,每一天 都有花开,每一季有每一季的景致。 杏花虽然飘落,青杏作为安慰慢慢长 出。“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让我 想起小时候老家堂屋横梁上的燕窝, 想起那两只曾经飞进飞出的燕子,又 想到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的景致, 完全是这两句诗加上“枝上柳绵吹又 少”的翻版。
一切都刚刚好,风也只是微风,天 空是这样的天空,草地是这样的草地, 嘤嘤嗡嗡的蜂蝶昆虫是那样的小生 灵。第一层的“山是山、水是水”,与第 三层的“山是山、水是水”差别其实无 几。世界本无复杂,是人心远离了简 单。从身心上理解、接受万物本性,一 切也就是一切本身所呈现的模样。
大家已经习惯在“天涯何处无芳 草”后面接上“何必单恋一枝花”,这也 算慰藉人心的谬误。世间的事,最终 总能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再风刀霜 剑,冬天也会过去,春天照样吹绿江南 岸,春风终度玉门关。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 里佳人笑”。这两句,读上去有点拗 口,其实有些花开两朵,两朵齐表的意 味。它描写了一个简单又饶有情趣情 趣的生活场景:春日里的某一天,诗人 走在路上,他听到了从墙头传出来的 笑声,或者从围墙的间隙恰好看到墙 内的人事,于是有了“墙里秋千墙外 道”,也有了“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的并行画面。
花树下,佳人打着秋千,嫣然而 笑,一派天真烂漫。这场景,很美。因 为它被诗人所见、所闻、所感,于是这 种美感更深一层,连同见它闻它感它 的心灵也一同美丽着。这也正是紫叶 李与夜晚仰头拍花的男人让我联想到 这首词的原因——自然的美丽加上情 趣的美丽所带来的感动。
最后苏轼又说“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我们或许可以想象 一下,墙内的佳人与同伴蹴罢秋千,慵 整纤手,然后返回闺房,又或者无意间 发现了墙外“偷窥”的行人,于是半羞 半恼地转身离去。待到笑声渐行渐 远,徒留诗人呆立墙外,面前春光无 限,心中似有那么一点怅然若失。
苏轼的独特与非凡,在于他既有 “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从容豁达,又有“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的哀思悲切,既有“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的豪放粗犷,又有“曲港 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的细腻 婉约。这一切,源于他拥有一颗对世 间诸美的妙赏之心。被常人所忽视的 事物却能牵动他的心,引发他的情思。
这种妙赏之心,也就是诗人的多 情。他在这里说,自己被无情恼了去, 这种恼,更像不悲不戚的自嘲。苏轼 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虽然一生不 断遭受贬谪,颠沛流离,从内心而言, 他达到了圣人境界。
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圣人也 有情,但因为超然物外而忘情,所以圣 人有情而不累,凡人只能情深则心累。
文\江徐
上一篇:游大鹏较场尾民宿 (外一首)
下一篇:彭寨墩头蓝厉害了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