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芋头状元

■丘红东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芋头状元”究竟是啥样的状元?看了它的民间传说,就一清二楚。

清朝光绪年间,岭南客家乡村的三位秀才,为上京赴秋试,求助亲戚好友,凑集了十多两银元和一些零钱做盘缠。

时值初秋,芋头收获上市。在南方,红薯、芋头比比皆是,是最便宜的杂粮。但在北方,尤其是在古都北京城,是奇缺稀有之物,它的身价比南方要贵上十倍。

三位秀才因为赶考的盘缠有限,在上京路途中,只能吃粗茶淡饭,拣最实惠最便宜的饭餐填饱肚子。

他们到了北京城,在餐馆里发现有芋头出售,喜出望外,便叫餐馆小二要了一盘又一盘的芋头。

三位秀才坐在一起,要了十大盘芋头,还要了三满盅开水。他们生怕旁人取笑,奚落,冷眼相看,一反常态,装模作样,苦中求乐,边吃芋头边饮水边吟诗。

店主见三位客人出手大方,要了贵昂的食品,视为贵宾,热情款待。在场进餐的顾客,见他们不惜耗费银元,吃得那么高档,那么开心,人人垂涎三尺。

待到买单结账,三位赶考秀才听到天价的餐费时,神不守舍,呆若木鸡,以为店主算错了餐费,要求老板再次核算。当老板说明原由后,他们无可奈何,只好如数付了五分之二的盘缠!

秀才料想不到的经济餐反而成了高价餐,个个懊悔莫及。他们上京赴考,因才疏学浅,时机命运不佳,名落孙山,但在京城吃芋头却名列前茅,后人称之为“芋头状元”!

从此以后,“芋头状元”的笑话不翼而飞,传遍京都,直至大江南北,成了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看官叹曰:自以为是,吃了结账,上当!物稀价昂,不明此理者,吃亏!

 



相关热词搜索:芋头 状元


上一篇:夏日瓜田情味长
下一篇:船家佬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