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杠启迪
■丘红东
祖祖辈辈住在山村、三代单传的杨继业,三十出头丧妻。他为抚育收养之子杨却惠长大成人,娶妻立室,传宗接代,独当一面,撑起家庭一片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精心耕耘好收成。年过半百的杨继业喜得孙辈一男一女,因后继有人而别无奢望,只求安度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
世事难料,祸福相依。当古稀之年的杨继业生病卧床时,养子杨却惠见老爸体弱多病,只会张嘴吃饭,不会料理家务;既要支付医疗费用,又要天天侍侯照顾,感到十分累赘。对此,鬼迷心窍的杨却惠,趁妻子带女儿去外家(客语,娘家的意思)之时,便叫儿子杨弘德一起,用竹杠将不省人事的老爸扛到深山老林的茅寮里。他将老爸放在木板床上后,二话没说,丢掉竹杠,便叫儿子返家。
杨弘德看在眼里,痛在心头,毫不犹豫地拾回竹杠,紧握在手里。
杨却惠纳问不解,便问儿子说:“你为何拾回不祥之物,留着它有啥用?”
杨弘德说:“待你老了,我要用它扛你到这里。到那时,你知道为何,就晚啦!”
杨却惠听之,茅塞顿开,只好将病危的老人扛回家中。杨继业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子孙的爱心照料,身体得以康复。
敬禾得谷,敬老得福。贤孝至上的杨弘德生了三男一女,与祖父、父母和子女过着美满的家庭生活。
看官赞曰:杨弘德拾回一根竹杠,维护了中华民族关爱老人的优良传统,值得赞扬;《竹杠启迪》唤醒了那些忘了“没有天哪有地”的逆子,理当宣扬。
从此以后,《竹杠启迪》的故事成为关爱老人的佳话,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潜移默化教导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上一篇:和平一两百多年前“息讼碑”重现天日
下一篇:酿豆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