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风雨守夜人
为了城市白日里的繁华,他们寒风中为河源守夜
阅读提示:
近日,一场强烈的寒潮自北向南,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席卷 了整个神州大地,远在南国的河源,也受此影响迎来了一次强 烈降温,我市已启动气象灾害(寒冷)Ⅲ级应急响应。昨日凌 晨,记者通过手机上的相关软件发现气温已经低至2℃,然而, 就在这样寒冷的凌晨,当这座城市逐渐褪去喧嚣,市民也渐渐 在温暖的被窝中遨游梦境时,河源还有这样一群人,冒着寒冷, 为守住城市白日里的繁华,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记者有幸 跟随他们,记录下了他们为城市所奉献的点点滴滴。
王团:通过努力把家人接到身边
身份:出租车司机
凌晨1 时,记者乘坐出租车前 往东埔派出所,出租车司机是来自 河南的王团。他来到河源做出租车 司机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几乎每天 都能在河源的大街小巷看到他的身 影。表面上不善言辞的他,谈起沉 睡中的城市,却格外健谈。据王团 介绍,自己每天晚上驾驶出租车几 乎都会遇到醉酒的乘客,部分乘客 上车还没说出目的地就倒头昏睡, 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他往往会选 择视乘客醉酒情况将其送往附近派 出所或是医院,而至于车费,通常只 能不了了之。
随着出租车市场遭受到滴滴互 联网打车软件的冲击,王团的收入 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支撑他在 寒夜里坚持的,除了对工作的敬业, 对乘客的认真负责,还有家中年迈 的父母和留守的两个孩子。“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心愿,我的心愿就是希 望通过努力工作,争取能把子女和 父母接到身边,让一家人团圆。”王 团微笑着说道。
王家根:守护市民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身份:东埔派出所民警
凌晨2 时,寒雨仍淅淅沥沥地 下着,气温比前两个小时又低了不 少,刚刚才处理完一起案件的值班 民警王家根又接到了警情,来不 及喝一口热水便匆匆赶到市区永 和西路某小区。记者在现场看 到,一位车主的前引擎盖被划了 多道痕迹。事故现场又没有摄像 头,车主情绪十分激动,调查取证 工作相当困难。等王家根处理完 现场事务,已近3 时,随后他又匆 匆赶往另一起警情现场。
王家根正在仔细勘验现场。
据王家根介绍,东埔派出所是 目前市区辖区最大的派出所,负责 区域涵盖了大半个新市区,平均每 天晚上接警上百起,其中有效警情 多达五六十起,这些有效警情都需 要民警赶往现场进行处理。面对寒 冷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压力,王家 根却显得很轻松:“既然选择了做一 名光荣的警察,就要做好每一件事 情,站好每一分钟岗,毕竟我们是市 民深夜里的守护者,是市民生命财 产安全的保障。”
黄志通:坚守是为了对每个患者负责
身份: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凌晨3 时10 分,刚抢救完一名 病人的黄志通,一边为病床上的肺 气肿病人查看病情,一边对记者说: “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化原因,心脑血 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明显 增多了。”据黄志通介绍,市人民医 院急诊科平均每天晚上接诊量达到 300 多名病人,前几日高峰时,接诊 量超过500 名。面对如此多的病 人,急诊科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不 仅要求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抗压能 力,还需要他们有医学素养储备,在 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患者的病情, 并展开治疗,否则患者随时都可能 会有生命危险。
而面对暂时病情不典型的病 人,也需要留院随时观察。黄志通 说前几天就接到一位病例,病人胸 口隐约疼痛了好几天,但是经检查 又没有发现明显病因,在医生的坚 持下,病人留在了医院,5 个小时后 复查时,发现病人患上了主动脉夹 层(主动脉内膜撕裂,65%~70%病 人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 常等),医生的坚持挽回了病人宝贵 的生命。
占水连: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身份:环卫工人
每天凌晨从4 时30 分开始, 来自湖北武汉的占水连就风雨 无阻地准时出现在了市区兴源 西路(中山大道口一市地税局 段)。这一段看似不太长的责任 路段,占水连却像照顾自己的子 女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因 为这是占水连维持自己和丈夫 生计的唯一来源。
一肩挑起家庭重担20 多年的占水连。
占水连丈夫曾是一名光荣的 解放军战士。但在丈夫退伍仅仅 两年后,不幸就降临到了这个原 本幸福的家庭。疾病使得丈夫丧 失了劳动能力,占水连为了照顾 体弱的丈夫,拉扯年幼的子女,卖 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几年后,为 了还债又带着家人来到河源打 工,一干就是10 多年,至今连春 节也再未回过湖北。但是家庭的 困难并未压倒这样一位坚强的妻 子、母亲,如今,在环卫岗位上工 作七八年的她对工作得心应手, 即便是每天工作到晚上9 时才回 家,她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用心 温暖着这个城市寒冷的冬夜。
凌晨5 时多,刚停不久的雨, 又大颗大颗落下来,占水连招呼 记者赶紧避雨的同时,自己却顾 不上穿雨衣,急忙将扫好的垃圾 倒入旁边的手推车中。
伍树宁:起早一点可以多卖点肉
身份:猪肉小贩
在市区城南市场有着大大小 小近百个摊位,每天凌晨4 时,小 贩们都开始陆续进入市场摆摊卖 货,为早起的市民们提供最直接 的服务。伍树宁的猪肉摊也是这 上百个摊位中的一个,每天凌晨3 时,他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为当 天的开档做准备了。
夜色依旧如磐,伍树宁一如 往常地骑着摩托车前往河紫路的 贩肉车辆处选购猪肉。他说这习 惯已经持续了20 多年,记者问他 为什么不睡晚点,他说:“很多老 人也起得早,要为孩子做早餐,所 以早摆上摊可以多卖点肉,另外 也因为早起能挑些好肉。”
把买来的肉运送到小摊后,伍 树宁顾不上冷,赶紧将猪肉摆在台 上,熟练地切成三大块,随后开始 剔除猪肉上的“油筋”。他说这是 为了防止买瘦肉的客人因肥肉过 多而嫌弃,是每天的首要工作。
说起近来的低温天气影响, 伍树宁称“习惯了就好!”
廖姨:客人开心累点也无所谓
身份:早餐档档主
凌晨4 时的河源,夜色沉重 而寒冷,在市区河紫路路口的南 门猪脚粉餐馆内已是灯火通明, 档主廖姨对着手哈了口热气,随 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煲汤、切 肉、浸泡粉面、消毒碗筷、洗菜。 因为四处无人,廖姨在厨房搬抬 食料、切肉的声音显得格外清 亮。廖姨以前是做宵夜的,一年 前改做早餐,所以对于这般日夜 颠倒的生活也已习以为常。她 说自己身体硬朗着,没觉得多 累,“虽然冬天没夏天自在,但做 着做着身体就暖和起来了,早起 寒冷都是小事。”她笑道。
冬日凌晨4时,廖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时针已经渐渐指向早晨6 时,一阵忙碌后,厨房里也已经 整齐摆好了猪杂、瘦肉、烧肉、青 菜、米粉等食材,门外边的骨头 汤也浓香四溢,廖姨的家人也陆 续起床了,一年来他们坚持每天 6 时15 分开档,即使过年也未曾 休息过,“虽然早上八九时人才 多,但有很多工地工人6 时多就 已经起来,早起主要是为了他 们,如果能受到客人的喜欢,自 个稍微累点也无所谓了。”廖姨 对记者说道。
本报记者 彭茂洋 苏远龙 刘世铭
上一篇:东埔医院实现单孔微创治疗小儿疝气
下一篇:竹器蒸笼热气高 儿童呼母要年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