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民间河长到东江47条支流宣传全民保洁工作 为保护母亲河鼓与呼
本报讯 记者 刘曦 近日,上百名民间河长深入到东江47条支流,开展全民保洁宣传倡导工作,为保护东江母亲河鼓与呼。
据了解,该活动是由市河长办、市水务局、市河湖保护协会联合发起的全民护河公益项目,主要任务是河道垃圾清理及污染源排查举报、河道巡护、水浮莲清理等具体保护河流工作,旨在通过公众参与保护东江支流,推动东江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实现。
截至目前,参与活动人数超过350人次,足迹遍布东江47条主要支流。活动本着主张“本地人解决本地河湖问题”,坚持在地视角,直面河湖问题,注重互动合作,积极发挥倡导宣传、护河巡河、监督举报作用,为我市全面落实生态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再添力量。
据悉,民间河长是河长制的有效补充。作为市民与政府河长沟通的桥梁,民间河长要及时向政府治水部门和河长反馈周边群众对于治水的意见和建议,并广泛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河长制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河长制这张网覆盖得更宽更广更全更密。
相关新闻
今年“清漂”累计已投入665.21万元
清理河长219.24公里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河长办积极组织辖区内东江干流各县区进行全面排查,统一开展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整治工作(以下简称“清漂”),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65.21万元,打捞漂浮物3.53万吨,清理河长219.24公里,有效改善了全市河流水环境。
为进一步推入“清漂”工作,市水务局提出,要按照“属地管理、就地打捞,科学清运、妥善处置”的原则,全面开展“清漂”行动,并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基本实现水域无成片水面漂浮物的目标。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清漂”工作,加强对河流日常巡查和管理,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各县区集中开展两次“清漂”专项行动;强化执法,规范河道管理,结合“清四乱”“五清”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向河边倾倒、堆放垃圾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河道非法排污行为,规范河道管理。另外,各县区要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建立长效的卫生保洁机制,在重点河湖段树立河道保洁宣传警示牌,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方式宣传“清漂”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逐步提高群众河道保洁意识,形成全民护河的局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