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税收守护万绿河源 我市税务部门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品牌税宣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李忆 前日,在万绿湖景区,游客们手中拿着印有“减税降费”宣传内容的景区地图,走过摆满税宣展板的客家风情街,原来,这是国家税务总局河源市税务局举行的一场名为“环保税收守护万绿河源”主题税宣活动。
“活动很新颖,我们不自觉地就被吸引过来了,”趁周末从深圳来万绿湖游玩的廖先生告诉记者,万绿湖的景色比去年来的时候更美了,相信这一定离不开政府对河源生态保护的重视,离不开税务部门税收职能的保障。
税务+生态 打造河源特色税宣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实施的国税地税机构改革中,河源市税务局是全省税务系统唯一设立资源和环境税科的市级税务局。有了专职部门,去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共获取环保部门污染源信息1200多条、2018年环境监测数据41户次,并对全市353户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开展一对一辅导。2018年环保税开征首个年度,全市申报环保税税款相较上年排污费增长41.76%。
“万绿湖作为华南第一大人工湖,水质优良,长期为农夫山泉供应水源,更是河源享誉海内外的闪亮名片。因此,我们税务部门选在万绿湖举办税宣月启动仪式,就是想充分利用河源生态资源,打造属于河源的特色税宣品牌。”市税务局副局长陈雄向记者介绍。
在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大背景下,此次活动彰显了税务部门以实际行动为“两个河源”建设贡献税务人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内容+形式 营造沉浸式体验
“赶墟”是客家人由来已久的历史传统,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或者“二五八”,十里八乡的村民就会三三两两地一起去赶集。税宣活动当天,在游客川流不息的万绿湖客家风情街也办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绿税墟”,图文并茂地向游客介绍我国税收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税制变革、往年税宣月纪实和近期减税降费政策等内容。
除了“万绿税墟”,税务部门还举行了植树造林、绿色徒步、《中国税务之歌》快闪等节目,并向游客免费发放印有税宣内容的景区地图,使广大游客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接触并学习税收知识。
税宣+志愿 塑造新税务新形象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有不少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之中,热情周到地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指引、政策咨询等服务。在“万绿税墟”,一名志愿者正在为几位游客讲解展板中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为了增强国力以称霸中原,率先实行‘初税亩’制度,针对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税收的税种……”这位热心的志愿者叫吴瑜君,是一名党员干部,也是减税办的一员。
在本次税宣活动中,税务部门成立了减税降费党员先锋队和巾帼宣讲团两支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授旗仪式。“此次活动,我们志愿服务队全员上阵,一方面希望自己能为税宣月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纳税人更加了解减税降费,进一步拉近征纳关系。”志愿者丘春景介绍道,当天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将为景区周边的旅行社、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从事旅游的小规模纳税人上门辅导办税,为本地生态旅游项目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