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 GDP 增速全省第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三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昨日,记者从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30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全省第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三,实现“开门红”。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
经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个和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第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6.73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2亿元,增长7.8%。
据分析,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增速回升的特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增速同比提高33.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2.5%,增速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3.2%,增速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4.0%,其中出口总额增长31.7%,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3.5和25.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三
一季度,我市各项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均有所前移,其中,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比上年同期前移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第8位,前移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排第3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前移18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全省排第13位,前移8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在全省排第10位,前移5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在全省排第4位,前移10位。
此外,我市经济质量效益亦有所提高,其中,企业运营效益有所提升。数据显示,1-2月,全市6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44亿元,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6.39亿元,增长12.2%,增速同比提高28.7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3.3%。税收收入32.88亿元,增长4.1%,其中占比最大的国内增值税16.10亿元,增长16.4%。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
据统计,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28.6%和63.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2.0和4.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6.0%,林业增加值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9%,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9.67亿元,增长5.5%,增速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62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1%,比上年同期提高20.0个百分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