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6·10”“6·12”抗洪抢险救灾复产工作会议召开
全市“6·10”“6·12”抗洪抢险救灾复产工作会议召开
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昨日,我市召开“6·10”“6·12”抗洪抢险救灾复产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救灾复产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涛主持会议。
会上,丁红都、林涛等与会人员全体起立,为我市“6·10”“6·12”灾区遇难者默哀。
丁红都指出,面对“6·10”“6·12”水灾,我市科学调度,实行错峰泄洪,奋力抢险排险救人,最大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东江水源安全、东江中下游城市安全。目前,我市抗洪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已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到灾后复产重建上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对灾后复产重建工作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把灾后复产重建工作作为当前第一任务抓紧抓好;与此同时,要切实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必须克服松懈和厌战情况,应对下一轮强降雨,继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丁红都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做好“补抢险、排险除险、恢复基本生活条件、恢复基本生产条件、灾后重建”五个阶段工作,重点对小河流、路桥、山体、削坡建房、泥砖房、受灾房屋六大类展开拉网式排险除险工作,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生活,恢复灾区基本生产条件,坚决打好打赢救灾复产、灾后重建这场持久战。
恢复灾区灾民生产生活和重建家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丁红都强调,要加强组织保障,优化组织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统筹谋划,把“深入一线”作为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要明晰工作责任,挂图作战,清单管理,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模式;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动灾后复产重建的工作合力;要强化力量调度,科学有组织进行调度工作,扎实推进灾区灾民生产生活和重建家园工作。
林涛在主持会议时要求,要加快建立健全全市一盘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水平,系统解决防灾减灾问题。此外,各县区要按照会议部署,结合自己实际,抓住重点,即刻召开贯彻会议,把会议要求切实落实在工作中;各市直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能,重点部署好拉网式排险除险工作,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以最大努力,尽快恢复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意勇通报全市“6·10”“6·12”水灾受灾情况。据通报,6月9日夜间至13日,全市出现两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呈现暴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降水强度大的特点,造成多地积涝和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灾害。其中,“6·10”受灾乡镇75个,受灾人口23.1万人,倒塌房屋3668间,转移人口18771人;“6·12”受灾乡镇88个,受灾人口15.67万人,倒塌房屋2087间,转移人口29584人。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县区和江东新区分别设分会场。龙川、连平县在分会场作表态发言。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和中央、省驻河源副处以上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