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提前谋划,科学部署防御灾害 龙川在转移群众上摸索出“龙川方法”

本报讯 记者 吴奕镇 龙川县属于山区县,大部分镇村依山而建,在发生山体滑坡和山洪爆发等地质灾害时,转移群众到安全场所是最好的方法。“6·10”“6·12”洪灾以来,龙川县累计转移人数21798人,为应对新一轮的强降雨,该县转移了17578人,最大力度在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将伤亡等损失降到最低。在转移群众中,龙川县更是摸索出一条“龙川方法”。

12日,龙川县持续降雨,导致部分乡镇受灾,其中细坳镇、麻布岗镇、贝岭镇尤为严重。24日,负责在贝岭镇开展抢险救灾指挥工作的龙川县副县长黄勇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说是边走边开路,往往是前面的路刚开通,我们车一过后面的路又塌了,看到那种情况,我们的消防官兵、武警、特警等都是徒步进入灾区,可以说是一路摸爬滚打。”

如今的贝岭镇米贝村,多处山体滑坡,从无人机拍摄的航拍图更是清晰可见这一现象,整个村成为无人村。所幸的是,在灾情来临前,包括贝岭镇在内的全县镇村干部提前转移群众,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灾情,龙川县选择打有准备的仗,使得该县在转移群众上摸索出一条“龙川方法”。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发布后,龙川县要求全县通过铜锣、口哨、喇叭等方式逐户通知村民,安全有序地组织村民提前转移到避险场所,特别是要帮助老、弱、病、残、寡等人群提前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黄勇花介绍,12日下午,贝岭镇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发现雨情后,分组开始挨家挨户转移群众,将居住在山旁、低洼处等地的群众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区域。灾情发生后,龙川县及时调遣提前布防的救援队伍落实应急措施,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将受灾群众转移至贝岭中学等安置点,同时配备好能够满足群众生活的应急装备和生活物资。

而在受灾后,县、镇、村干部更是连续工作,积极带领党员干部、受灾群众投身到抗洪抢险及灾后复产工作中,第一时间打通群众生活、生产通道。接下来,贝岭镇还将继续对受灾地区的低洼处进行修补,修复灾区供水管网及水利设施,采取“先急后缓”的措施开展灾后复产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23日至25日的新一轮强降雨,龙川县提前安排应急救援力量,根据预判分为三个片区(麻布岗、龙母、县城)提前部署到位,并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做好了群众转移、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的储备和准备等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部署防御灾害 龙川在转移群众


上一篇:次生地质灾害仍“虎视眈眈” 全市各地积极开展防御工作
下一篇:严防死守排险抢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