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联防科学决策全力保障居民安全 紫金龙窝镇从容面对“龙舟水”
“生产队长打铜锣,‘两委’干部去巡逻,镇府干部来守河,人员安全为上策,组织撤离不多说。”这既是日前记者在紫金县龙窝镇公柘村听到的抢险救灾宣教顺口溜,又是龙窝镇干群联合防灾抗洪的生动写照。也正是得益于日常对村民们进行防汛、防地质灾害等的各项宣传工作,龙窝镇的干部群众从容面对今年来势汹汹的“龙舟水”,实现全镇降水期间“零伤亡”。
“铜锣队”监测水位提前预警
站在横穿公柘村的琴江边,记者看到,虽然因暴雨来袭,江面水流湍急,但得益于近年来对河道的疏通和河堤的加高、加固,琴江整体处于河通水畅的状态。“旧有的河堤开挖以后,新修筑的河堤不仅加高了,还拓宽了河面。”龙窝镇公柘村支部书记叶尧进说,这些工程带来的直接效益就是对琴江防汛压力的减轻,今年“龙舟水”期间,江水还从未达到警戒水位,有效保障了居住在低洼地带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防灾减灾工作不能因为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就能完全解决的,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公柘村还在村民之中成立了“铜锣队”。平日里,“铜锣队”负责对村民们进行防汛、防地质灾害的宣传,而一旦进入汛期,“铜锣队”就与村干部联合值守,共同监测琴江的情况。“自从进入汛期以来,我们一直轮流值守在河岸,一旦观察水位超过七八米的时候,就要通知镇干部和村干部了。”该村“铜锣队”队长钟天平告诉记者,如果水位再高的话,“铜锣队”会立即敲响铜锣,提醒通知村民立即往高处安全地带转移。
“挂图作战”让救援队伍快速反应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减灾除险更离不开“大脑”的统一指挥。与公柘村干群联合防灾的同时,在紫金县龙窝镇三防会议室一侧的墙壁上,悬挂起了龙窝镇应急管理、灾害救援作战图,上面详细写明了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存在安全隐患的削坡建房户,60周岁以上在家老人名单以及对应的责任人名单等内容,其中削坡建房存在安全隐患户一栏,明晰标明有安全隐患的住户已转移。
“挂图作战,一旦发生险情的时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反应。”紫金县龙窝镇委书记郑远程表示,一旦接到县里面的应急响应,镇里就可以通过墙上的这个安全隐患清单,快速地跟责任人联系,确保群众快速撤离危险地带。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发现了龙窝镇的紧急救援机械登记本,里面记录了全镇34个村大型设备如挖掘机、泥头车、铲车等拥有人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该镇镇长郑新波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方式,镇政府将各村社会资源转化为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可调配利用的社会力量,保证了在有灾情发生时,能够点对点直接联络到机械设备,并在一个小时乃至半小时以内,就赶到灾区实施救援。
从完善的河道基建工程,到干群联合共治,再到“挂图作战”的全方位动态管理,面对今年“龙舟水”的袭击,龙窝镇将防汛防灾抢险工作落实到工作每一个环节,做到科学减灾除险与“防抢连贯”,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
本报记者 彭茂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