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龙川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新目标
18日,中国共产党龙川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并提出“八融”并进的发展思路,着力抓好六大方面工作任务,奋力推动全县融湾工作及“12345”发展新思路提效破局。
1-8月,龙川县产业园区新增扩园面积145亩。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一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龙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产业8.19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18.81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53亿元,同比增长7.9%。
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1-7月,龙川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19亿元,同比增长10.2%;1-8月,龙川县产业园区新增扩园面积145亩,新签约项目9宗、合同投资总额39.1亿元,推动丹尼玩具、科逸卫浴、新陆新材料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园区道路管网、园林绿化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70.3亿元、15.82亿元,分别增长9.6%、8.8%。
着力抓好六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会上,龙川县提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改革、绿色生态发展、建设人民幸福心城等工作上加大力度,以此推动融入湾区“硬联通”、推动融入湾区“大产业”、推动融入湾区“大创新”、推动融入湾区“软联通”、推动融入湾区“大生态”、推动融入湾区“大民生”。
(一)基础设施建设
龙川将加快构建全面融入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积极推动赣深高铁及龙川西站、G205县城段改线工程建设,梅龙高铁、龙江大桥、龙寻高速年内动工建设;按照“三区三城”发展思路,加快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推进“一江两岸”等项目进展。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
龙川将围绕打造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重点推动中建二局二期、景旺二期等龙头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协调互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力争完成园区工业投资40亿元;打造高质量产业平台的同时,要增强创新动力,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创新
龙川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人才引进,积极建立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用工平台对接沟通纽带,通过建立完善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保障等体制,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高层次或高技能人才。
(四)重点领域改革
龙川将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数字化政府改革;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质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落户龙川。
(五)绿色生态发展
龙川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高标准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并巩固整改成效;主动对接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参与大湾区环保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六)建设人民幸福心城
龙川将围绕到年底实现95%以上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在龙川工作和生活的大湾区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积极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三甲医院组建省级专科联盟,提升该县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与大湾区警务合作交流,参与建立更健全、更完善、更高效的粤港澳三地社会治安治理联动机制,深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禁毒和突出违法犯罪专项打击行动,深入推进平安法治龙川;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等重大活动各项安保工作等。
“八融”并进全域全面融入大湾区发展
会上,龙川县还提出“八融”并进发展理念,即推进理念融合,推动体制机制联通、贯通、融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推进产业融合,加快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推进生态融合,全面建设成为全市融入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和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创新融合,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示范区;推进人才融合,努力激发融入大湾区活力;推进民生融合,着力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承载地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市场体系融合,加快打造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
会议强调,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龙川的宝贵机遇、光荣使命、重大挑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举全县之力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推动“12345”发展新思路提效破局,以融入大湾区建设扎实成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特约记者 曾祥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