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记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雅色村党总支部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是核心。位于江东新区越王山下的古竹镇雅色村,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党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等工作跑出“加速度”。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如今正迎来华丽的“转身”。


百余亩葡萄大棚连片展开。

带队伍,强堡垒 先锋党员凝聚力量促发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基层组织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实现党和群众需求的对接,更加彰显党建阵地的吸引力、服务力。

当前,雅色村正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戮力推动脱贫攻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如何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尤为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雅色村实行“党建+基层治理”“党建+项目建设”模式,推行村民议事会机制。以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实施项目“两大着力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并将党员分工到各自然村,听取村民意愿,干群众真正想干的事情,切实推行“项目行不行,专家评一评;项目干不干,群众说了算”。在推动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党员分工,通过实行项目落地、党组织同步跟进,项目实施、党员示范参与,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员干部精气神提起来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带头干起来,村民们就会跟着一起,团结一心。现在我们整个村子,每一个人都非常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支持村里的建设。”雅色村村支书曾广平说道。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雅色村创新性地实施“党员卫生责任区分工机制”,通过制定党员卫生责任区分工表,明确党员卫生责任路段和责任人,充分发挥党员力量督查村环境卫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大家都看得到,不仅基础设施建起来了,环境卫生更是有了极大转变,这都是因为村干部、党员干部工作得力。”村民曾林仲感慨地说道。

兴产业,促发展 “行动支部”带领农民走致富路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

在新建的种鸽养殖基地里,钟仿明正熟练地把饲料倒进鸽笼前的食槽里,一只只白鸽起身、扑棱着翅膀开始啄食。钟仿明原先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着帮扶单位和村党组织干部的对口帮扶,以及自己的努力,养殖种鸽,如今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了。

“我们在产业发展上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村干部和帮扶单位都会积极帮我们去解决,争取政策支持,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钟仿明说道。去年,在村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他从银行贷款扩大了养鸽基地,从一间仅能容纳100多对种鸽的小小平房,扩大为能容纳1500对种鸽养殖的示范点。如今钟仿明饲养着500对种鸽、200多只鸡,他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将种鸽规模增至1000对,积累更多的养殖经验,将来带着村里人一起脱贫致富。

雅色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龚正东介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除报业集团25个党支部分别挂钩贫困户的同时,村里还实行党员挂钩贫困户,打通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入股产业园分红、发展种养产业、助医助学、危房改造等不同的帮扶措施,有效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大力发展种植产业,给村民提供就业机会,雅色村引进了东江农夫葡萄园。如今雅色葡萄种植基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00多亩,白色大棚连片展开,果苗扎根、新枝爬蔓。该基地负责人陈考科说,村干部在前期通过动员群众,把土地进行规模化流转,为基地建设打下重要基础。预计明年雅色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就可实现部分挂果。

2018年,雅色村实现贫困户年均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8.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7853元增加到2018年的17749元。

本报记者 杨容

 






上一篇:林涛到市高新区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调研
下一篇:丁红都会见澳门中小型企业联合总商会会长周锦辉 共叙友谊情长 畅谈合作大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