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分”脱贫有劲 紫金县龙窝镇官田村探索“积分制”产业分红激励机制
日前,紫金县龙窝镇官田村照例开展了11月全村乡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清除全村主干道两旁、卫生死角的垃圾和废弃堆积物,共建洁净、美丽家园。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活动的26名志愿服务成员中,除了村党员、村干部外,还有13名贫困户,人数占了一半。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贫困户中有近10名已是第5次参加村里志愿服务活动了。有视力残疾的贫困户马文忠就是其中一个,每次志愿服务活动,他次次不落单,忙得满头大汗却仍兴高采烈。他说,作为村里一分子,都应该为家乡的环境尽一份力。同样,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还可以换取积分,多拿些分,就会多得一些产业分红,多好!马文忠积极性为什么高?这还得从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驻官田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在该村探索的“积分制”产业分红激励机制说起。
“积分制”提高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积极性。
打破分红“大锅饭”
官田村是省定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共137人,由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帮扶,2018年底共有32户贫困户合计105人实现预脱贫。目前,由帮扶单位帮扶建设的官田村生态茶园已建成投产,迄今为止收益已累计20多万元。扶贫产业建立起来了,分红收益如何科学分配,才能调动全村贫困户积极性,避免助长贫困户“坐享其成”的“软骨病”,这成为考验扶贫干部智慧的一道难题。这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曾日新在走访贫困户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贫困户问“我们分红的钱到了没有?”
能不能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的积极性?曾日新想到了“积分制”,这想法得到了村“两委”干部的赞同,又多方听取了村理事会、贫困户代表的意见,结合官田村情,一起制订了官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积分制”分红方案。根据方案内容,贫困户拿到的分红款要以“积分制”的形式与分红金额挂钩,其评价机制主要围绕贫困户参与务工生产、发展种养产业积极性、参与乡村文明建设、自我环境管理、联农带农效应等多方面的内容,每项考评标准以量化积分的形式进行累计,年终进行积分结算,并与具体分红金额挂钩。今年7月5日,这一方案得到了全村村民代表大会的一致同意通过而正式实施。
“里子”“面子”齐齐抓
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一机制让有劳力的贫困户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贫困户马仕龙在“积分制”方案实施后马上与妻子商量要扩大养猪规模,争取在年底前多拿积分。目前,他家里共养有母猪7头,肉猪36头,鸡80多只。贫困户马云珍表示,这个分配方案支持勤快人、制约懒人,对她这种在家灵活就业、发展种养的劳动力是一种鼓励,她将扩大种养规模,有信心今年实现脱贫。除了平时积极在官田村打零工外,她还种了牛大力药材3亩,接下来还将扩大种植面积。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除了产业扶贫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官田村也是如此。然村里以前每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是“党员干部加劲干,贫困户站着看”,显得“形单影只”。而如今有了贫困户的积极参与,村里志愿服务队已是“兵强马壮”。用驻村工作队队员黄良的话来说,这是“意外之喜”。他说,组织官田村党员与官田村可开发贫困户一齐开展义务清洁乡村、森林防火宣传、禁毒工作宣传等乡村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活动,既加深了官田村党支部党员对官田村贫困户家庭情况的了解,又有效激励了贫困户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劳动热情。“意外之喜”还远不止这些。除了在清洁乡村活动中表现得格外积极外,马文忠还坚持每天给鸡鸭圈冲水,保持家门口的卫生干净整洁。
由一村及全镇
心中有了“分”,脱贫更有劲。曾日新告诉记者,官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积分制”分红方案实施4个多月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激励效应,贫困户的脱贫热情和内生动力得到了极大激发,其脱贫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意愿也普遍增强,全村以“脏”为耻、以“懒”为羞的意识逐步形成,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得益彰。分管镇扶贫工作的龙窝镇副镇长许宁发说,这一激励机制也得到了全镇其他4个省定贫困村的学习和借鉴,其中一村今年年底也将全面实施。
龙窝镇委书记郑远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官田村这一激励机制的尝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并可为未来如何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提供借鉴意义,堪称全镇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将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谋发展、促生产的内生动力,提前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记者还了解到,广东省扶贫办一领导在官田调研时,也对激励机制给予了肯定,认为要总结好经验,条件成熟时力争向全省推广。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彭志通 袁定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