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家乡
■叶德林
绿水青山曾田镇,鸟语花香新农村。
山环水绕、开门见山的客家山村,笼罩在大自然绿色的环境中。
在绿色家乡,无论你往东西南北的任何一个方向漫步,沿途陪伴你的,必定是满目清亮、明朗的绿色。
走在乡野的小路上,路之两边尽是绿色的梧桐树、梨树、柳树、苦楝树、野树、野蕉、野草、野芋、野菜……
走在村野的河岸上,荒滩尽是绿色的芒草、芦苇、蚊惊、灌木、石竹、野葛藤、野荆棘……
走在山上的林荫道上,周围尽是绿色的松树、翠竹、杉树以及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树……
走在深山老林的水库,那山那水、那湖那岛,处处皆绿、四季皆绿。
走在村庄的村道上,村头寨尾、房前屋后,尽是绿色的桃树、李树、枇杷树、柿子树、桔子树、柚子树、梨树、芭蕉、樟树、榕树、枣子树……
走在村庄的田野里,眼前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禾苗、绿色花生苗、绿色黄豆苗、绿色的甘蔗、绿色的玉米……
走进农家的菜园,里面尽是绿色的蔬菜、绿色的瓜类……
走进农民的庭院,院落中,间或有数株绿色的风景树,楼上楼下,尽是绿色的盆景。
走进乡镇里的中、小学教学大楼、校舍、幼儿园,里面尽是浓荫遮日的绿色的风景树。
站在乡村的桥梁上,河之两岸尽是绿色的勒竹、绿色的杂树……河里流淌着碧绿的水。
走进村庄的池塘边,可以看见绿色的荷叶、绿色的水莲、绿萍。
于是,这绿油油的草丛、绿葱葱的山林、绿茸茸的草坪、绿莹莹的禾苗、绿茵茵的植物便构成了绿威威的奇妙图景,简直是一幅幅格调高洁、出神入化的绿色油画!
不是吗?这绿威威的奇妙油画便成了生意盎然的绿、闪闪发光的绿、令人赏心悦目的绿、惹人喜爱的绿、醉人的绿。
乡下人置身于绿色的乡村,呼吸着绿色天然氧吧的空气,饮用着绿色的洁净山泉,品味着绿色的食品、洗濯着纯净的绿色清水,享受着惬意的绿色生活,该是多么舒畅啊!
可是,身居福中不知福的他们当中,有人很自卑,老觉得身为乡下人就低人一等。这山望着那山高,总盼望着有朝一日离乡背井、迁居城市。
依愚之见,与其自卑自贱地形容自己栖身于穷乡僻壤里、竹篱茅舍中,倒不如说居住在葱绿苍翠、碧草如茵的园林里比较贴切、实在。为什么?虽比不上世外桃源、蓬莱仙境,但却也算得上福地洞天啊!不是吗?君不见,每年暑天,不是常有困惑在“石屎森林”中的城里人,像逃难那样返回家乡避暑吗?每当春游踏青、重阳登高,不是常有城里人的车水马龙奔赴故土吗?一些有眼光的富人不是在家乡大兴土木建别墅辟庄园吗?还有,相当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不是陆续“落叶归根”了吗?
家乡人之所以重视打造绿色希望工程,既源于祖辈优良传统,更有赖于党的富民政策。此外,时逢盛世不能不算是一个主要原因。
行文至此,我不禁翻开资料,细细地品味着绿的含义。书中说:绿,即自然。绿便是万物生灵的颜色。喜欢绿,就是喜欢自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喜欢绿色的人多是希望从自然中获得安静、沟通与温暖。他们大多是需要关爱,心理敏感,善良且较孤僻的人。
古往今来,之所以许多的文人墨客热衷谱写绿的锦绣诗篇,挥毫绿色的画卷,还是因为: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
愿家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上一篇:汶塘云影共徘徊
下一篇:墨染毫端情入画 淡泊宁静自清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