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正在打造一座城河相依、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砥砺前行不言苦 绘就幸福新画卷
和平县正在打造一座城河相依、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有人曾这样形容,如果把和平2018年发展浓缩成一幅壮丽画卷,民生必然是其中意蕴丰富的“题眼”。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和医疗高质量推进、破题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等等,和平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发力更多的民生改革,补足更多的民生短板,交出了一份浸透着浓浓民生情怀的答卷,让百姓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按照该县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秀”的定位,结合“展现文化神韵、凸显城区活力、反映生态诉求、满足市民休闲”的理念,和平人民正阔步前行在把该县打造成为一座城河相依、产城融合、山水辉映、田园秀丽、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生态现代新城的康庄大道上。
和平县公白镇花卉产业借旅游大道的开通蓄势待发。
夜色下的和平“一河两岸”景色格外迷人。
民生亮点工程之和平旅游大道
路通财通人心通一路带动一大片
和平旅游大道通车引沿线各镇村竞相发展
新修建的和平县旅游公路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通车,林寨古村景区成为旅游公路开通后的最大受益者,因为从粤赣高速合水出口进入古村,比原来走省道可节省一大半时间,到古村旅游的人数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两成。然而仅仅是林寨镇受益吗?不尽然也。记者昨日了解到,旅游大道沿线合水、公白、林寨等多镇村争相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旅游大道堪称为当地镇村的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条路带富一大片的传奇将再次在和平上演。
要致富先修路
省道S512林寨至合水段二级旅游公路是市、县重点工程,全长26.1公里,线路优化后缩短为20.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12米,路面宽8米,预留2米宽绿道。项目起于林寨镇石江村与S339相接,沿途经过林寨镇兴井村、楼正村,彭寨水口村,公白镇新聚村,阳明镇聚兴村和合水镇大罗村、金坑村、合水村、丰洋村,终于合水镇兴径村良排(合水高速出口)。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路通则财通。和平县交通局相关人士表示,和平县旅游公路的竣工通车,可将当地的主要景点林寨古村落、公白岭南梦溪温泉、合水金湖度假村、热龙温泉等连接一起,必将对推动旅游公路沿线村庄的旅游经济发展、农产品流通起到重要的作用。
探索“交通+农旅”
2018年国庆节前,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驻合水镇兴径村扶贫工作队长郑泳滨就在村微信公众号“兴径党群活动中心”向外公布了旅游公路通车这一喜讯。
郑泳滨说,兴径村良排自然村位于和平县旅游公路的入口位置,是连接热水青州和公白林寨等和平县重点旅游景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位于粤赣高速合水收费站的出入口,作为南进和平的第一站和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借着旅游公路竣工开通的东风,未来兴径村将抓住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交通+农旅”的新型发展模式,力争打造成和平县旅游公路沿线村庄的桥头堡、灯塔盆地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一张美丽名片。
沿途镇村率先振兴
和平旅游大道一头是合水镇,一头经过公白镇到达林寨镇。目前林寨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示范区正在稳步推进。合水镇、公白镇最近双双被和平县列入打造成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而旅游大道途经或附近的合水兴径、合水中和、阳明梅径、公白塘角、公白美塘、林寨楼镇等10个村被和平县列入打造成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如今,公白镇成功争取到恒大公司的资金帮扶意向。恒大公司将以小型花卉盆栽种植产业为主导产业,对公白美塘、新石、塘角、东联4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着力打造七彩缤纷梯田花海观光旅游项目。
民生亮点工程之“一河两岸”升级改造
四年栉风沐雨如今玉汝于成
和平投1.2亿完成“一河两岸”升级改造
水性灵秀,因势而为。“一汪碧水”化身聚宝盆,水系连通,再现活水绕城好风光。2018年和平县的另一个民生亮点工程当属和平河“一河两岸”四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如今要说和平县城最美的地方,和平河“一河两岸”肯定算是一个,除有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市民休闲区等外,城河相依,水绿相映,尽显和平园林城市美景。日前,贯穿整个和平县城的和平河“一河两岸”四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面完工。
四年投入1.2亿
据悉,和平河“一河两岸”按照“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秀的山水田园新城”的定位,结合“展现文化神韵、凸显城区活力、反映生态诉求、满足市民休闲”的理念升级改造,项目的东岸长3519米、西岸长3248米,向河道外飘2至3米钢筋混凝土板,扩大原有行车道并形成专用人行道,原有人行道改为绿化带,并设置景观平台和构建如景墙、花架、花钵、石艺、观景亭等设施,总面积共11.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共2.4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
“一河两岸”四期升级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沿岸良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优美的水岸曲线,改建打造出集功能、文化、景观休闲于一体的“一心五轴九区”活力风光带,整体的改造面积(含水面)达到了60000平方米。2014年底,和平县委、县政府将和平河“一河两岸”确立为县城最重要的发展轴线之一。近年来,该县一直致力挖掘和平河文化,要把和平河两岸建成最具城市感、时尚感、艺术感,各种文化元素相互交融的文化空间和休闲场所,以此把县城打造成为一座城河相依、产城融合、山水辉映、田园秀丽、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生态现代新城。
城乡建设提质提速
据介绍,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和配合“一河两岸”升级改造项目,和平县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和平河上方原有的和平桥、飞凤桥、彩虹桥,情人桥和西门桥也即将进行修复,并新建了和谐桥,还在阳明大桥两侧修建了4个交通环岛小公园,共同构成了和平河“一河两岸”如画美景。和平县委书记陈劲松表示,和平以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六乱”整治,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和平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阳明文化、温泉文化的文艺精品,努力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目前,和平县坚持“线性拉开框架、区域形成集中”的理念,不断优化提升城市格局和空间布局,顺应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需要,加快龙湖河周边背街小巷改造、县人民医院二期扩建、县新图书馆、县新文化馆、农贸市场等城区扩容提质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徐精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