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帮扶打造电商“直通车”助力农产品精准直销 半年订单金额破千万
消费扶贫连接着贫困地区与城市广阔市场,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深圳市福田区驻河源市和平县扶贫工作组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结合和平县实际,联合和平县扶贫工作局,培育了“福和直通车”消费平台,并于去年10月底正式上线运营。至今不到6个月,该平台已与福田区39家帮扶单位签订了购销合同,订单金额超过1000万元。
开创五方联动扶贫新模式
消费平台开创了“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政府负责政策指引和统筹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高校发挥自身技术、管理和消费主力军的优势;企业依靠专业管理和经营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盘活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参与种养,还与平台运营商合作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农户则自己种养、出租土地和劳作获取报酬等措施,整合了五方的优势资源,极大发挥了合力优势。
运营商鸿济公司在和平县礼士镇下涧村租赁1100亩土地建立包括种养基地在内的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园,在深圳繁华地带建立了超过2000平方米的食品供应链仓库,目前客户群体包含39家单位客户和8600名个人客户。“平台构建了山区和平农产品精准直销深圳市民餐桌的‘绿色通道’,一头连接山区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一头延伸至特区百万家庭的‘餐桌’。”鸿济公司负责人表示,消费平台是福田区极力搭建产销对接桥梁、构建长效脱贫机制的又一创新举措,有效将和平县扶贫农产品有质量、有体量、有规模地对接深圳市场,且平台始终将贫困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完成扶贫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切实为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
此外,平台将消费货品总金额的10%返还给贫困村作为消费扶贫产业基金,直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群众和企业获得持久收益。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电商产业链向贫困村延伸,推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学习新技术和经营手段,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产品经营主体的服务和售后意识,实现农村电商人才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健全贫困村物流体系建设,疏通了物流梗阻,以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支撑,实行包装运输市场化,配送服务市场化,打通供应链条,提升流通效率,为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市场基础。
“感谢深圳福田对我们贫困户的关心与帮助,为我们带来了好的干部、好的企业和长久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都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下涧村贫困户黄桂炼对记者说。平台不仅带动贫困户发展电商经营技术,更有力辐射帮扶地区电商业态,形成“一龙带头,多龙齐舞”,县域电商竞相发展局面。
电商与“产业”结合,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产能。深河帮扶正在通过这种新业态,激活农村发展潜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更长远的扶贫之路。
本报记者 彭茂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