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昨日召开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昨日,中国共产党河源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省加快“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工作部署和省委书记李希关于河源工作的指示要求,大力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展现河源担当。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丁红都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涛就加快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作专题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加快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实施意见》。


昨日,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召开。本报记者 彭茂洋 摄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各项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各层面工作成效明显、势头良好。一是大力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平台,现代河源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坚持筑牢生态屏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统谋划推进“六水”体系,生态河源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三是着力构建与“双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商事登记便利度位居全省前列,民生短板加快补齐,“融深”“融湾”质量效益加快提升。四是防范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有力有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成功抗击“6·10”“6·12”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全面恢复提升,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成为党心连民心、心心相印的生动实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进一步展现了河源党员干部群众不畏艰险、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干事创业精气神。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大局”和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塑造河源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坚定“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信心决心。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双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双区”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振兴发展的厚度和速度,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向纵深发展。三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安排,把后发地区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形成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新成就实现绿色崛起。

会议强调,要聚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奋力构筑“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新局。一要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全面胜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深入推进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二要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守护好生态屏障,坚决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绿色崛起优势。三要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生态农业,推动绿色工业发展,打造生态休闲旅游高地,谋划推进“六水”体系和山林文章,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四要搭建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把灯塔盆地打造成为引领河源未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把江海联运、综合保税区、市高新区打造成为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把高铁新城综合枢纽、江东新区打造成为撬动河源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平台,撬动农业农村、产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当好融入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五要加快融入双循环体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畅通产业循环、科技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着力打造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产业基地、企业锚地。六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发展定位,大力提升县城品质,打造县域主导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我市各县进入全省前列。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新动能。一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强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强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融深”“融湾”的基础。二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融深”“融湾”的市场环境。三要加快推进投资领域改革创新。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提升投资领域要素配置的效能,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融深”“融湾”的制度环境。

会议强调,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加快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取得新成效。一要落实工作责任,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强化沟通配合,形成最大工作合力,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二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梳理汇总机制、重大项目谋划会商机制、主动对接工作机制,提高政策把握水平和运用能力。三要勇担当善作为,坚持强化“敢”的担当、增强“会”的本领、锤炼“实”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抓落实。

会议强调,要围绕加快推进“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具体工作。一要突出基础设施抓手,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加快推进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二要突出生态发展功能,培育产业集群,做强生态农业,扩大有效需求,着力培育绿色产业。三要突出市场主体作用,推动上规企业“高增长”、高新企业“翻一番”、上市企业“零突破”、中小微企业“亲帮强”,着力扶持实体经济。四要突出城乡融合平台,加快三大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把县域经济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推动都市经济和县域经济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城镇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增长引擎。五要突出改革创新动力,积极创新强内力,招商引资聚外力,深化改革激活力,创新机制成合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六要突出人民幸福方向,确保同步全面小康,优化基本教育服务,完善文化卫生服务,提升兜底保障服务,着力筑牢民生保障。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领导同志及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四套班子秘书长,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直和中央、省驻河源副处以上各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上一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我市持续掀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热潮
下一篇: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工作报告解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