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旧”改造促进市钓鱼台片区“城市新客厅”打造 实现居民企业政府三赢
“‘三旧’改造是提升钓鱼台片区城市建设水平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可以补足公共设施短板,提升片区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功能的改善,实现居民、企业、政府三赢。”日前,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涉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河源“城市新客厅”的打造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三旧”改造工作,将结合钓鱼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明晰产权、保障权益、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节约集约、提高效率、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原则,通过政府主导、自主改造、合作改造三种改造模式,对该片区实施全面改造或微改造。
钓鱼台湖。
“三旧”改造打造生态绿色发展空间
“为充分利用启动区的核心景观资源——钓鱼台湖,我们拟对钓鱼台湖周边的旧城镇、旧村庄实施改造。通过‘三旧’改造,推进钓鱼台片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镇更新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并结合片区优越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绿色发展空间,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刘涉表示。
据了解,在钓鱼台核心启动区,双下村旧村、旧城改造项目已立项。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89公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地块在《河源市钓鱼台风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中位于生态居住组团,用地性质以村居用地、居住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为主,项目结合现状建设情况和规划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改造,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宜居、宜商综合区。改造完成后,能有效改善片区人居环境,提升迎客大道景观形象,完善片区城市功能,焕新城市发展新血液。
此外,片区内的金扬实业(河源)旧厂房改造项目已列入“三旧”改造数据库和2021年度实施计划,该地块规划用途为商业,拟实施全面改造,打造成集商业、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区。旧改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区域内人居环境,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刘涉表示,在钓鱼台片区的“三旧”改造工作中,我市将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也列入改造范围,持续做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守护“城市之肺”,巩固提升钓鱼台片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
多措施支持扶持“三旧”改造
据了解,钓鱼台片区已具备出让条件的商住用地9宗,面积约1136亩,其中近期拟计划出让的5宗用地均位于钓鱼台片区的启动区。“这些地临近钓鱼台湖,交通便利,且均已完成征拆工作,已规划及建设有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用地出让和开发条件均具备。”刘涉推介说。
此外,根据2019年8月1日实施的《河源市“三旧”改造实施办法(试行)》,我市为“三旧”改造项目制定了多样化的产业扶持措施和连片改造支持措施。其中,产业扶持措施有:一是工业用地改造后用于兴办新产业、新业态的,可享受按原用途使用的5年过渡期政策;二是允许土地使用权人将高标准厂房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登记和转让以及鼓励建设商品厂房;三是“工改工”项目中研发、租赁住房和公共配套等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15%;四是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工业提升项目,采取多种财政支持措施,包括税收补贴、建筑面积奖励、一次性奖励,投资者奖励等。连片改造支持措施有:一是鼓励建设连片改造示范区;二是允许连片改造中“三地”修改土规;三是允许“三旧”改造项目用地范围内、外地块之间的土地置换;四是对改造主体自主实施土地整备的,减免土地权属登记归宗税费;五是对单个项目地块面积不少于100亩,给予一定地价优惠奖励政策。
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局将加快《河源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2018-2022)》编制工作,对钓鱼台片区的城市更新(“三旧”改造)目标和规模、重点区域、改造时序和策略等作出进一步统筹安排。
本报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骆菲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