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光影相随 晚报“铁军”在新闻一线砥砺前行

有一种说法,记者是“无冕之王”,他们在“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其实不尽然也。从事新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必须同时要对百姓、党和政府负责,因此,所谓“无冕之王”即无冕也非王,所能承担的“铁肩”要非常有分寸。

廿五载岁月悠悠,河源晚报“铁军”的足迹遍布河源大地,见证时代进程,记录城市变迁。在每一次采访报道中增强“四力”,让自己的新闻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心用情写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

陈仕平:因为活力,坚守初心

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正式文字记者,从文字记者转摄影记者,从摄影记者转航拍飞手、全媒体记者,时间和空间的穿越正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变的一个缩影,幸哉,这就是我从业十年的经历。十年!十年青春与晚报共成长。

作为一名时代的见证者、历史的记录者,我会用好手中的相机、摄像机、无人机,定格每个瞬间,记录时代的变迁,珍惜每一次按下的快门。我深知,在融媒体改革的今天,不进则退已是最低的底线,不断地创新与学习是自我增值的最好法宝。十年的新闻路,苦中有乐,有不为人知的付出,有流淌心间的温暖;有加班加点的辛苦,也有无悔青春的自豪;有筋疲力尽的忙碌,也有耕耘过后的收获。因为兴趣,我热爱我的职业;因为活力,我会坚守初心。

吴奕镇:守护大船,奔向远方

别看只有16个版,但却凝聚了河源晚报人的付出与心血,拿在手里也是那般沉甸甸。二十五周年,晚报风华正茂。在融媒体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吃过苦、受过累,在成长的道路上,却能够见证晚报成长清晰可见的足迹:万绿湖APP平台上线,通过大平台“借力发力”……这些往事的一幕幕,就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可以说,大家一同用努力点缀了晚报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这艘“大船”里,我们用笔尖、用照像机和手机,为河源记录发展脉络,为读者传递出正能量,为弱势群体发声。即便他人无法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但我们仍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一次次的考验与锻炼中,我们越有集体荣誉感!风劲帆满正远航,在晚报二十五周岁之际,我们一同守护这艘“大船”,一同驶向远方,一同追逐不变的理想!

张涛:奔向下一个二十五年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晚报已二十五岁,一如昨天。一报在手,览尽河源事,百姓味道,彰显主流品质。

“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扫街。”说的是,将工作视作艺术,乐趣便不请自到。入行二十一载,我自惭无此境界,唯一欣慰的是,把新闻写法运用至诸多文体,收获多多,此全仗晚报经年历练。感谢河源晚报,让我有幸请教贤达之士,亦能交友平民百姓,上天逾五百米处采风,入地近一百米处体验。晚报给我空间,更给我力量,让我明白人生价值所在,让我时刻谨记:眼光向前,不要总把昨日背在身上,过去一切对今天永远只是参考。

不忘初心再奋进,祝愿晚报奔向下一个二十五年,勇创融媒体时代之辉煌!

刘曦:心中有阳光,前行有力量

眨眼间,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新闻一线坚守了七年。洪灾、创文、扶贫、党代会、马拉松赛事、每年市“两会”等等,我,都在现场,用自己的笔记录着这个城市的点滴变迁,亲身感受着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

回望“同行”的七年,我们更能体会到“新闻”两字的分量、“记者”肩头的担当。在坚守新闻一线的七年中,我看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担当奉献的精神,看到了受访对象的善良坚强、乐观向上,看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相助,这一切都让我的内心温热而丰盈,更加勇敢并且继续前行在新闻为民的道路上。

程鹏:我看到了美好的笑脸

我任职于河源晚报·教育周刊两年有余,在校园奔走的过程中,最令我心里愉悦的,就是看到孩子们的笑脸。

在学校里做得最多的,就是拍摄学校的活动,因此也见识了孩子们的本事,无论是六年级还是一年级,他们能做到很多你以为不能的事情,这经常惊喜到我,让我感叹孩子们的无限潜力。在他们脸上,没有太复杂的表情,开心就是开心,不开心就是不开心。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感到纯粹又简单。总之,和孩子们混在一起,我感受到的是人最初的美好,也是这样的感受,鼓励、支持我拿着相机穿梭在各个校园里。非常幸运有这样的机遇,负责这份工作,认识这么多友好的师生,看到这么多美好的笑脸。

杨容: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记者的工作,是我的第一,也是我的唯一。不知不觉间,竟已在新闻事业上耕耘了三个春秋。这几年,既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同行间常常调侃,记者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这确实是基层记者们的真实写照。

我曾攀过高山,也曾淌过泥泞;我曾看过日出,也曾观赏夜星。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么苦、这么累,为什么还要坚持?此刻一边擤鼻涕一边按键盘的我也在思考。我想,也许是因为路途上经过的不同风景,也许是因为受访群众的笑脸与感谢,也许仅仅是报纸上黑色铅字所带来的成就感。

无疑,这是一个多彩的、有重量的职业,比起许多工作的庸庸碌碌,记者是幸福的。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束光,既是我们心中的理想信念,也是敬业奉献所回馈的荣光。我怀着理想与热情而来,也将背负责任与使命继续前行。

郑婷影:十年坚守,用责任写初心

从2009年毕业选择当记者开始,我就知道,这不是一份轻松的职业,但是,因为热情、因为责任,我选择承其重。

河源“6·10”“6·12”抗洪抢险期间,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我连续工作18天,五上连平,四到龙川,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各乡镇抗洪抢险第一线,行程超过1万公里。那段时间,我曾连续工作15个小时,咬牙写完报道;我曾在凌晨三时回家,穿着泥衣睡着;我连洗澡都带着手机,生怕错过紧急通知……我深知,深入一线,才能捉到“活鱼”,逆水而行,也是记者的使命。

做记者是我的梦想,高中三年,我每天都看凤凰卫视,里面的女记者是我的偶像。除了初心,是责任给我力量,新闻记者的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我时刻告诉自己:工作中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养淡泊名利的心态,锻炼得心应手的文笔。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刘世铭: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我在柴静的传记《看见》里读到的一句话。说不上缘由,反正从那会开始就深深地刻记在了脑海里,成了人生信条。也因为它的警醒,没让我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乱了脚步。

当记者三年多,似乎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同时每天也都有不同的感慨和不寻常的人生体验,给我的感觉就是劳碌奔波但充实而快乐。所以至今面对重大的新闻时都会热血沸腾,而当辛苦采写的新闻见诸报端,每次都会感到很自豪,那种自我陶醉的成就感总会荡漾在心中。不过亦自知才能有限,所以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新闻理论知识和写作水平,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拍摄和剪辑,以适应新时代的媒体趋势。对于未来,我依旧希望能在最有激情的年龄能尽职尽责当一名记者,写出很多好作品,不让记者生涯留有遗憾。

苏远龙:记者在现场,使命在路上

在河源晚报社工作近三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现场,我是记者这个行业里的一名新手,跟随着河源晚报前辈们的脚印,我也经常奔赴在新闻第一现场。二十五年来,我们的纸笔,忠实地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的镜头,见证了岁月中每一个生动的瞬间;我们的生活,总是与新闻紧紧拴在一起;我们的心,一直紧扣着时代的脉搏和旋律。

身为记者,我们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入职近三年来,为了读者的愿望,我常常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深入采访,精心采写,尽量以客观真实采写新闻。有时为了赶时间,当别人午睡时,我们却在赶稿子;当别人回家团圆时,我们又在新闻现场。在融媒改革的道路上,我们报社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万绿湖AAP、河源晚报官方抖音号陆续上线。当读者在手机上看到我们推送的新闻或在抖音上刷到我们精心制作的视频流露出赞许的目光时,我们忘记了所有的艰辛,那一刻,我们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吴文婷: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2019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有点匆忙,我脚下的土地,在绿水青山的环绕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每一天,我如同平常一样,背着背包,带着一份对记者的执着、对新闻理想的坚守,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于乡村田野,熟练地在客家话、普通话中与被采访者交谈,记录、拍摄着。

记者,是永远奔波在路上的普通人,这是既平凡又特殊的一个职业。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成为一名记者?我想,或许是因为灾后回乡的阿婆紧紧抓着我的手,口中重复的“多谢”;或许是因为“红马甲”文明引导时,镜头下的被肯定;又或许是果农求助时,八方支援后的展颜……我想,这些点点滴滴,就是我成为一名记者的理由。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我愿意每天奔跑在路上,去到新闻的源头,写下每一个字,每一篇报道,为群众发声,因此,我愿意走在路上,因为,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彭茂洋:愿十年饮冰,热血不凉

这是一份光鲜而艰苦,充满了矛盾的职业。从业伊始,满怀期许,总想着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但真正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才发现,世界越是喧嚣,越需要我们这些旁观者用踏实的脚步,简单的话语,道义的担当,摒弃观点和偏见,去挖掘和陈述事实。毕竟社会对记者的尊重,更多的来自于记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

从民生新闻到时政新闻,从人物采访,到活动报道,再到抗洪救灾现场,从业越久,内心也越发惶恐,也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毕竟成为一名记者并不难,靠流畅的记叙文便可以胜任,但想要成为一名好记者,要的不仅是情怀,还有汗水和坚守。时常想起一句话: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未来,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用责任和初心,采写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作品。

邓宇珊:热爱可抵岁月长

在人们印象中,新闻工作者总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追逐新闻梦想,我曾有过许多的设想。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加入河源晚报社大家庭,成为了一名教育线记者。

在跑教育线的这几年,我了解到教育行政部门为推动河源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与不易。我的足迹也几乎都在校园里,接触的大多是校长或老师,他们以学生为本,用心用情做教育,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我不少工作上的启示;学生们的青春与活力,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从中得到工作动力。

开学第一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高考、中考、教师节……每年教育的“大事件”,师生忙碌时,教育线记者也是马不停蹄。当看到自己写的报道受到关注,听到校长、老师说“谢谢你的报道”时,明白自己可以用手中的笔记录河源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展现河源教育发展成果时,就是我工作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热爱可抵岁月长,不是为了拥有而去追寻,只想为了热爱而心甘情愿。当今社会,全媒体不断发展,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压力和责任,我将一如既往怀揣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依旧珍惜每一次采访机会,增强“四力”,永不停步。

 



相关热词搜索:在新闻一线砥砺前行


上一篇:岁暖情长一路相依相随
下一篇:守望时代 与河源共成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