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穷山村走出一条致富路 扶贫干部带领龙川县龙母镇大庙村群众同奔小康路

干部群众齐心发展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过去,龙川县龙母镇大庙村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在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这些年,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当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庙村内的文化宣传墙。

绿色生态产业带来增收

大庙村是龙母镇最为偏僻的村庄之一,这里有着“八山一水一田”之称,村里很少有平整的土地,为数极少的耕地多为梯田,山林多为生态林覆盖,村里到处是绿水青山。五年前,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对该村启动帮扶。然而,地理局限性限制了不少产业的落地。

在此后的2016年至2019年期间,大庙村每年均有一个扶贫产业项目,但一直不太理想。“大家深深知道大庙村地理环境的特殊,对发展规模化养殖顾虑重重。”宝安区航城街道派驻大庙村第一书记曾世豪这样告诉记者。

大庙村到底能否突围成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第一课题。大庙村每家每户都有油茶林,全村大约有3500亩油茶林,村里每年平均有6万斤油茶的收成,但油茶经常滞销,加上保质期短,种植户和村民对此信心不大。为此,曾世豪号召村里致富带头人丘小敏成立合作社,由帮扶单位注入资金45万元建设榨油坊,为村民提供免费榨油服务且于高于市场5%的价格无条件收购油茶。于是,村民纷纷动了起来,通过种植油茶增收。同时,合作社以技术指导村民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油茶,助力村民增产增收。

大庙村规模化养殖一直是空白,由于不能占用基本农田与生态林,可供规模化养殖的地少之又少,工作队此前先后选择了近20个地方均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为此,曾世豪走遍了整个大庙村,终于在湖洋里找到一个约5亩的荒地,计划引进温氏养鸡项目。据他回忆,这块地是15个村民共有的,其中有两个村民担心污染不同意引入项目。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工作队除了上门促膝夜谈做通思想工作外,还带着村民到相邻县参观温氏养鸡项目,最终得到所有业主村民同意发展温氏养鸡项目。

产品能销售出去才能增收。为此,曾世豪利用电商等平台,甚至跟村民一起把农产品运输到深圳摆摊,帮助村民销售油茶、大米与番薯等农产品,有效消除了贫困户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在2020年,该村村民按照已经签订的合同往深圳销售农产品25万元,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用真情让百姓获得幸福

走进大庙村,记者见到,新修村道上种植有绿化树,一旁的人行道上还安装有绿色的护栏;村道上不少房子外立面做成了文化墙,上面还写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美丽乡村农耕文化”等欢欣鼓舞的口号;在当地小河堤坝上,一片刚种下的草坪映入眼帘;放眼一看,新修的篮球场上有不少篮球爱好者正在享受运动乐趣。相比过去,村里的文化氛围浓厚了不少。

除了带动经济增收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群众带来幸福感外,帮扶单位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用真心、用真情提升贫困户对生活的信心。

86岁的邓进招原来是当地的一位贫困户,儿子儿媳无劳动能力。2019年8月,曾世豪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她的4个孙子孙女生活、读书全部落在这位八旬老人身上,因为生活压力大,4个孩子随时面临辍学。曾世豪鼓励他们一家要面对困难,同时联系深圳爱心企业为这4名学生提供每人每年3000元助学金,资助共计3年,为了消除他们长远的后顾之忧,深圳一家爱心基金会也为这4名孩子每人每月提供助学金200元,一直资助他们到18周岁为止。

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帮扶单位和村“两委”还积极推动村老人安居中心、村卫生站建设,大庙村老人终于足不出村就可以轻松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