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推动质量共建共治共享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近日,我市印发《河源市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确定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目标,提出推动质量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提升质量有效供给,为我市“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供质量支撑。
《方案》明确,到2025年,我市基本形成以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行业组织规范自律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质量治理体系;质量基础设施的布局、协同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政府监管和市场主体质量服务需求相适应,质量基础更加扎实;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和标准研制协同推进,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普遍开展,质量创新更加活跃;质量法律法规得到刚性执行,优质安全成为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要素,质量环境更加优化;政府依法监管和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推进,社会救济和信用建设相辅相成,质量治理更加协同;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稳步提升,质量供给更加有效。
《方案》提出,要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推行实施智慧监管,提高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推动生态河源建设取得新突破。
强化质量治理能力。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围绕质量安全技术保障、建立完善检验检测数据库、提升认证有效性。加强企业质量能力建设。
创新质量治理方式。推进质量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重点领域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推动产品质量进一步“融深”“融湾”。推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以先进标准助推研发成果转化落地,支持联合开展质量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广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实施中小微企业质量精准帮扶。
《方案》还要求,优化质量治理环境,倡导重质守信质量文化,强化质量信用监管。提升质量治理效能,培育高质量品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