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部署九个“推进”,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 努力开创“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昨日,河源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市长林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全域全面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新路,努力开创“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报告第一部分总结了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我市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取得历史性突破,从2015年768.68亿元增加到2020年1102.74亿元、年均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71.31亿元增加到360.74亿元、年均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7.48亿元增加到79.80亿元、年均增长3.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548元增加到22291元、年均增长8.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年超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我市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发展动能明显增强,城乡环境明显优化,生态优势明显强化,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其中,在产业发展方面,五年来,我市8个工业产业共建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动工及投产项目72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区全覆盖;发展动能上,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持续居全省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量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此外,新丰江水库、东江干流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保持Ⅰ类和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0%,排名全省第三。
“十三五”收官之年硕果累累
2020年,我市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提效破局、努力开启新局。
报告指出,2020年,我市在六个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严防控、补短板,保持社会安定;扩投资、兴产业,稳住经济大局;夯基础、深对接,拓展发展空间;优环境、提效能,激发发展活力;惠民生、强保障,决胜全面小康;讲政治、勇担当,提升政府效能。其中,在保持社会安定方面,我市疫情防控战果突出,设立94个交通联合检疫站,排查监测入粤人次居全省第二;“6·10”“6·12”灾后重建全面完成,94个灾后重建省补助项目、近千个系列修建工程如期完成,紫金桥、东源县顺天镇党演桥完成重建并通车,580户“全倒户”住进新房、1367户“严损户”完成修缮。
此外,我市扩投资、兴产业,稳住经济大局。固定资产投资848.74亿元,在2019年增速全省第一基础上实现增长5.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6%、16.8%,存贷比101.8%、居全省第一,投资稳定增长;出台“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8条”“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促进消费,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635.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35亿元,消费稳速回暖;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企业17条”,制定实施“金融服务支持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上规模”等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规上工业企业新增69家、创历史新高,工业稳步恢复;出台“支持农业生产9条”“全力减小疫情影响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53亿元、增长5.9%,农业稳健向好。
在决胜全面小康方面,我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568户、107372人如期脱贫,255个省定贫困村如期出列,“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政策全面落实。
九个“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报告指出,2021年必须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九项任务,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看到,报告中,“融深”“融湾”仍是高频词,在今年九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推进融深融湾全域化,我市将通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深河产业共建、推动招商引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发展新局。
报告指出,河源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农业产业高地、规模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夯实发展根基。要推进发展平台高质化,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综合平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功能平台、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域平台建设,持续壮大发展支撑。
绿色是河源最鲜明的底色,2021年,我市继续推进生态保护示范化,增创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在民生服务方面,我市要加强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工作,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文化建设。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要解决好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