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05件 围绕河源发展大局 关注民生热点难点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张涛 昨日,记者获悉,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建议105件。其中工交财经类18件,农村农业类18件,城建环资类23件,教科文卫类32件,政策法规类9件,社会建设类5件。代表们所提出的建议涉及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城建、法律法规等各项事业的重大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为河源“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我市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河源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落后,而近年来新基建政策的推出,催生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规划、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台哲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河源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较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非常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有待完善。为此,他认为,只要河源紧紧把握新机遇,以“融深”“融湾”为契机,推动河源数字经济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完全有可能实现发展的弯道跟车,甚至超车。

谭台哲建议,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搭建平台,完善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营造环境,做好政策和服务保障工作;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载体培育和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保护和立法工作。

多举措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

近视作为疾病状态,其发生和危害不可逆转,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逐年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加快建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十分必要。市人大代表潘建斌和王丽华不约而同关注青少年视力保护问题。

潘建斌提出《加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建设,逐年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建议》,他建议各县区利用现有的疾控中心资源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指导学校、家长加强防控,不断提高近视校正治愈能力,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指导家长参与,并强化家庭职责,加强宣传,让家长明白儿童青少年近视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加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和监测,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不良的学生告知和分类管理引导。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考试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和卫生与健康教育、学校营养配餐。

王丽华建议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从加强健康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力度、改善教学环境方面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视力保护,有效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的比例。

建立环保监督员制度遏制大气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扬尘污染和废气污染等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我市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和惩处力度有待加强。

市人大代表林如珍建议市政府尽快建立环保监督员制度、《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村(居)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并将监督员工作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基层一线的作用,打通环保薄弱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遏制扬尘污染和废气污染等问题。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年来,河源举全市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何总结借鉴脱贫攻坚工作的成熟经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目前我市“三农”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曾洪虹提交《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要做好规划衔接、做好政策衔接、做好工作衔接、做好保障衔接;二要借鉴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尽早研究出台责任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三要强化资金“整合”,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把脱贫攻坚、公共事业发展和涉农资金等多方投入统筹起来,充分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要强化资金“撬动”,借鉴并创新脱贫攻坚的资金筹措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事业。

全面推进我市农房管控

《河源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0年6月1日实施,全面推进我市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办法》实施半年多以来,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2021年是全面推进我市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起点年,针对我市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及《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潘石源在《关于强化农房管控工作的建议》中认为,要组织市、县、镇、村级农房管控部门加强《办法》学习培训,由各级农房管控部门,加大组织宣传力度,为农民、市民学习解读《办法》内容提供宣讲平台,建议在院校招聘土木工程、建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做大学生村官,为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市、县级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我市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要让乡村风貌换新颜,美丽乡村令人向往,乡村振兴有成效。

成立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

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我市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专职人才较少,且难以吸引、留住人才,人才流失严重,导致表演人才、创作人才缺乏,难以培养戏曲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接班人。

市人大代表陈杰建议结合外市的改革方案模式,成立我市“山歌剧传承保护中心”,依托这一单位,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大宣传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充实文化队伍力量。开展宣传文化人才培训,成立“名家工作室”“河源市文化人才培训对象”等平台,对宣传文化人才进行分批次专项培训,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宣传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培训、重大课题以及作品创作等。在艺术创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开展以我市人文历史、红色文化、旅游经典等题材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弘扬客家文化,助力我市文化建设。

 






上一篇:履职尽责献良策 2021河源“两会”掠影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