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 严格环评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记者 袁桂清 3月1日起,《河源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实施。根据《方案》,我市将对高污染、高风险、生态环境影响大的行业,通过制定重点行业名录,严格环评管理。同时,健全环评审批协调服务机制,主动指导、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打造审批“高速公路”。
根据《方案》部署,我市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赋予江东新区、市高新区除重点行业名录以外的市级环评管理权限;优化区域规划环评机制,公开共享环境信息,为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奠定基础;改革建设项目环评分类,该严则严、能简则简;试行建设项目环评豁免制;试行告知承诺制;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编制内容;探索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融合,试点环评和排污许可申请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压缩审批时限。
为保障《方案》的贯彻落实,我市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对改革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加强环评编制,加强对环评文件的抽查和复核,依法依规处理,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和环评编制单位相关责任;加强事后监管,利用排污许可管理、执法监督、信息化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倒逼企业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加大宣传指引;强化信用管理,发现虚假承诺或存在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的,应依法对违法行为惩处,将违反信用承诺的失信企业及环评机构的违约情况向各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据悉,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环评改革作为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推进生态环境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方案》的落实有助于推进全市环境影响评价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