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收到161件提案 条条建议闪耀真知灼见 件件提案直击民生热点

河源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61件,参与提交提案的委员191人。提案内容丰富,选题广泛,质量较高,无一不凝聚提案者的智慧和才智,聚焦产业兴市、“融湾”“融深”、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政协智慧。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效果显著,美丽乡村随处可见。本报记者 曹志成 摄

吸引“链主”企业加速落户河源

目前我市经济总量还不大,现代产业发展、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发展要素等突出短板急需补齐,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现代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平台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凸显;产业发展要素多重约束。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结合我市经济的政策现况与发展状况,民革河源市委会在《关于聚焦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加速落户河源的提案》中建议:一要探索建立“链长制”制度,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全面梳理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二要主动对接“双区”支柱产业链,实施“稳链-强链-补链”工程。即稳链工程,重点服务产业链主企业提质增效;强链工程,打造现代产业优势集群;补链工程,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三要对接“双区”“大市场”,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即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双区”抢滩投资洼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打造“双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完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塑造“双区”生态旅游特色名片。结合“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河源文旅品牌,创建具有河源地域特色的集特色文化、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体育赛事为一体的文旅融合项目。

重启新丰江夜游 做活河源夜色经济

上世纪90年代河源市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在市区新丰江河段开通游船夜游项目,后来为了保护水源而停止运营。“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是我市一张旅游名片。最近10年来在旅游推广中,我市不断推广这张旅游名片,很多游客都会冲着看万绿湖而来到河源旅游观光。白天游万绿湖,晚上观看新丰江音乐喷泉,成为经典旅游路线。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开发夜色经济,通过夜间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我市也专门下发了通知文件,千方百计增加夜色经济活力,基本上以美食购物为主要内容。河源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发展“夜色”休闲旅游,开发新丰江夜游的规划,是一个囊括“水文章”和“夜经济”双重内涵的创新举措,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为此,市政协委员何天宇提出了《关于充分利用河源水资源,重启新丰江夜游,做活河源夜色经济的提案》,调研借鉴其他城市开发游船夜游的成功经验,依托新丰江、东江交汇岸水景观和太平古街、新街客家夜市文化,开发新丰江夜游,建设旅游消费集聚区,把新丰江夜游的“水文章”“夜经济”做大做强。他建议:合理规划新丰江夜游航线;尽量丰富新丰江夜游内容;加强旅游文化和生态环保宣传;以夜游激活河源“夜色”经济。

促进大龄人员就业

2019年至2021年,河源市人民政府根据省政府发布的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加大对大龄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扶持。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大龄人员再就业难的困境依然存在,大龄人员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九三学社河源市基层委员会认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如果能有效解决大龄人员群体的再就业问题,不仅能充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还可以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九三学社河源市基层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大龄人员就业的提案》中建议,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升职业能力,鼓励企业人性化管理,同时加强综合服务。建议由市人社局牵头,以社区为单位收集社区内大龄人员相关信息并对社区内大龄人员建立档案,通过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形式对有需要的大龄人员提供就业跟踪服务、职业指导、技能晋升培训等服务,提高大龄人员的求职竞争力。

加快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近年来,受农业耕种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既能避免土地的闲置,也能给进城农民和土地承包者一定的收益,对解决耕地撂荒、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民盟河源市基层委员会在《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的提案》中建议,发挥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力度推进生产托管。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通过“三统一”(统一整合、统一流转、统一招租)、“两预两委托”(预整合、预流转,委托统筹经营、委托统一发包公开招标)、“互换整合再流转”等方式,统筹集体撂荒地,托管农户撂荒地,重点向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开展连片规模经营或招商引资,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激活农村经济。

扶持壮大本土建筑企业

致公党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本土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本土民营建筑企业竞争力不强、国有建筑企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市建筑行业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发展后劲不足;本土企业生存困难、利润低下,企业无资金来做大做强;缺少相关部门引导,办法不多,企业转型升级困难。

致公党河源市总支部委员会在《关于扶持壮大本土建筑企业,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就扶持壮大本土建筑企业,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引导企业资质提档升级,增强本土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注重高级人才引进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改善企业承接业务环境,扶持优秀本土企业;大力减轻民营建筑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服务支持;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建筑业协会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要分段考核

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初步成效,我省也逐渐开启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市政协委员谢运畅在《关于优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工作的提案》对优化我市乡村振兴考核提出建议:科学制定考核指标,系统完善评价办法;统筹做好考核测评工作,减轻基层迎检负担;正确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乡村振兴“大合唱”;把握考核的时度效,有重点推进“五个振兴”。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可以探索每年一小考,三年一中考,五年一大考的分段评价机制。对一些没那么紧急的振兴任务,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而不是急于通过考核去逼出“痕迹”“政绩”。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154件 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篇:河源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林涛出席闭幕会并讲话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