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共提交建议14件 李舒强代表: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在进行中,我市在北京参会的3位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尽职,共向大会提交建议14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龙川县田家炳中学校长李舒强提出建议4件,包括《关于改善农村初中学校的住宿条件,逐步推进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的建议》《关于加大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政策支持的建议》《关于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建议》。
记者看到,教育发展,仍然是李舒强关注的焦点。针对农村初中学校,他调研发现,农村初中学校存在学位充足,学校留守儿童数量多,但寄宿条件简陋的问题。为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质量,落实好农村初中学生“五项管理”,解决农村初中学生教育缺失,李舒强建议,出台文件,做好推进和引导工作,将农村初中学校全部实行全寄宿封闭式管理。同时,根据初中学校全寄宿封闭式管理条件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学校的住宿条件,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面实现农村学校全寄宿封闭管理。
此外,李舒强针对河源的职业教育开展走访调研,发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并明显存在办学条件落后、中职学位不足、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他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每个老区苏区县至少办成1所办学条件达标的中职学校。二是中央及省级财政在教育专项资金奖补方面加大对老区苏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重点支持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扶持老区苏区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组织发达地区高水平职业学校通过双向交流、支教、跟岗学习等形式培训培育老区苏区中职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不断促进校长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促使中职学校为服务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关于加大对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的建议》中,李舒强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现有的殡葬管理工作水平和公益性公墓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他建议要加强公益性公墓的规划,坚持立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殡葬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镇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个镇级公益性公墓,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建立完善以殡葬服务机构(殡仪馆、公墓、骨灰堂)为支撑、镇村殡仪服务站(点)为补充,与区域人口数量相适应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殡葬基本服务需求。同时,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步实施、稳妥推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强公益性公墓的管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