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尾鲈鱼苗跨越300公里,“落户”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 成为乡亲们的“致富鱼”
近日,产自佛山市南海区广东勇记水产公司的28万尾鲈鱼鱼苗,一路“行”程逾300公里,顺利来到灯塔盆地腹地——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落户”。据预算,在正常情况下,28万尾鲈鱼鱼苗养殖7个月后,有望长到1斤重以上,按目前市场价计算,养殖1斤鲈鱼可获得6元纯利润,28万尾鱼苗售后获纯利润约170万元。小小鲈鱼将成为三河村村民的“摇钱树”和“致富鱼”。该村把小鲈鱼做成大产业,精心打造“一村一品”,加快当地产业振兴。
投放鲈鱼苗。
选准好项目
在船塘镇,革命老区村三河村算是大村,人口超过3500人,村集体经济不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河源广播电视台驻三河村第一书记、三河村“两委”干部在县、镇指导下,乘乡村振兴东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研讨和考察,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水资源,养殖鲈鱼,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早在2021年9月中旬,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和船塘镇领导、船塘镇乡村振兴工作队一起到佛山南海广东勇记水产公司考察了该公司水塘养鱼、平地建水池养鱼情况,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到公司年产量及销售情况。通过洽谈,该公司表示愿为鲈鱼养殖户向农行担保贷款,确保向三河村养鱼户供鱼苗、鱼饲料,并对成鱼保价回收。当地村干部测算说,正常情况下,一斤鲈鱼15元,扣除人工、鱼苗、饲料等成本,还可以赚到纯利润6元钱。出售1万斤,可以赚到6万元,7到8个月为一个周期,小小鱼苗可以养到1到1.5斤,销路不愁。
致富“好苗苗”
河源好山好水,地处于灯塔盆地腹地的船塘三河水质一直不错,养殖鲈鱼与佛山南海相比更有优势。三河村目前现有鱼塘600多亩,首期可开发利用养殖鲈鱼可以达到200亩。为调动群众养殖鲈鱼的积极性,村两委干部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雄生对白水小组统坑点20多亩旧鱼塘进行改造,养殖鲈鱼,先行示范,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全村推广。截至目前,鲈鱼苗在改造的旧鱼塘里生长迅速,养殖120多天,由最初投入时一钱重已长到三两重,长势良好,再过三个多月,鲈鱼长到1到1.5斤,就可以到市场出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鲈鱼养殖已由最初的党员干部养殖鲈鱼的“一马当先”,变成更多群众养殖鲈鱼的“万马奔腾”,鲈鱼“苗苗”已成船塘村民致富“金娃娃”。鲈鱼长得好,群众心里欢。如今,全村已发展到8户村民养殖鲈鱼,养殖面积已达到170亩,养殖鲈鱼超过42万尾。记者了解到,邻近的船塘镇积良村村民也跃跃欲试,近期拟发展100亩鱼塘,加入养殖鲈鱼“致富大军”。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柴飞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