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党员干部集结防汛救灾一线 为人民群众筑起一座座“红色堤坝”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鸿辉 连日来,我市遭遇强降雨袭击,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急行动,冲锋一线,为人民群众全力筑起一座座“红色堤坝”,在抗洪救灾一线践初心、担使命。


和平县党员干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东源:筑堡垒践初心

暴雨侵袭期间,东源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抢险的强大效能,深入一线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源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意识,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专题调度会,第一时间启动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要求在防汛备汛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挥“1+13+21+7+N”工作体系(即1个三防指挥部、13个工作小组、21个乡镇、7个督查小组及N个有关责任部门)和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三个联系”工作机制优势,全面筑牢防汛度汛“红色堤坝”。

东源自觉把防汛抢险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课堂,构建县镇村三级防汛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临灾转移“四个一”【“每户一对接”转移责任、“每村(居)一台账”转移清单、“每镇(街)一张网”转移体系、“每灾一行动”转移启动机制】工作机制,成立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组建防汛抢险队5支291人、医疗应急队180人、应急救援队21支1876人。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落实网格化最小单位管理,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风险点、山塘水库等重点领域的巡查管控,全面织密防汛抢险“防护网”。

东源持续发挥联镇包片、干部直联、“双报到”、驻镇帮镇扶村等工作机制优势,用心用情做好受灾群众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划拨40万元党管经费及救生衣、救生圈等应急救援物资18985件支持防汛备汛工作。与河源市蓝天救援队建立联席救援机制,充分利用闲置学校、村(居)委会、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地,设置33个应急避难场所。成立21个转移群众服务保障专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戴党徽、亮身份,冲锋在前做好清除路障、抢救物资、清洁消杀等工作,着力解决受灾群众衣食住行等“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和平: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连日来,和平县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下沉基层、集结在防汛救灾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确保全县群众安全度汛。

在浰源镇赤龙村,村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由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部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党员服务队,联合村防溺水巡逻队、网格员、水管员、护林员分三个片区进行逐户摸排,重点对削坡建房、山塘水库、破旧泥砖房、山边、河边、低洼地带、桥梁等可能引起塌方的点位进行点对点排查巡逻,设置警示牌、拉起警戒线。对排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地区的群众,坚决果断转移,并对集中安置群众关心关爱,在危险没有解除之前,严禁群众擅自返回。

“发电站有两位工作人员被困!”6月15日20时,正带领村“两委”干部在村内排查安全隐患的青州镇山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荣亮接到电话后,立即向镇防汛指挥办汇报详细情况,并第一时间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确认他们的被困地点与安全情况。“当时一直在下雨,我们撑着伞步行三公里才到水库附近。”刘荣亮回忆,因雨势过大,前往水库的公路受阻无法行车,他带着几位村委干部和村民顶着风雨步行前往。

“你们先不要动,尽量找到安全地点,我们已经通知了救援队伍,放心!”约一个小时后,到达水库附近的刘荣亮发现现场水流湍急,无法横跨坝顶前去施救。黑暗中,通过被困人员手电筒发出的信号,刘荣亮迅速确定了他们的位置,并第一时间朝着手电筒方向大喊,以安抚对方情绪。

暴雨中,坝面水位不断升高,刘荣亮与村委干部一边紧急商量营救方案,一边不断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所幸两小时后,随着雨势减弱,水流不再湍急,随行人员中一位熟悉水性的村民游至对岸,用游泳圈成功将两名被困人员安全撤离。

回到家已是次日凌晨1时,刘荣亮简单休息,一早又继续与村“两委”干部投入到防汛一线的工作中。

 






上一篇:999只大喇叭迎战强降雨 紫金发出守护生命“最强音”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