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业务培训交流会 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肖艳时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推广使用,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近日,市政数局联合交通银行河源分行、东源县政数局举办了“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业务培训交流会,东源县21个镇街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是广东省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省十件民生实事重要内容,也是我市深化“政银合作”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对于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培训会邀请了“粤智助”推广使用排名前列的镇街作先进经验分享,并现场解答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培训交流会反响热烈,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
会议围绕“粤智助”投放推广政策背景、设备功能介绍、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存在问题、考核方向及激励方案、应用提升措施等多方面做培训交流,重点讲解“粤智助”高频政务服务及金融服务功能,引导参会人员熟练掌握,并对东源县各镇“粤智助”使用现状作了深入分析。
会议强调,各县(区)政数局、各镇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粤智助”宣传推广力度,要加强设备日常管理,确保设备在工作日正常上线和运行,提高使用率和业务量;各镇要熟悉“粤智助”各模块功能,熟练掌握常办事项,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高业务办理量,为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新闻1+1
源城区已部署“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53台
第一季度办理业务逾2.6万宗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肖艳时 深化“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以下简称“粤智助”)应用是“提高惠企利民服务便捷度”工作主要内容之一,纳入了源城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源城区政数局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截至3月31日,已上线可办事项172项,率先完成上线事项任务。目前,源城区各镇(街道)、村(居)和工业园区部署“粤智助”共53台,第一季度共办理业务26218宗,台均办理量494宗,“粤智助”的推广应用,切实打通了群众办事“最后一百米”,提升了群众办事便捷度,进一步优化了源城区营商环境。
深入基层调研,争取上线更多事项。源城区政数局对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争取上线更多高频事项,切实落实区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一是会同市政数局、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及河源分行到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二是深入镇街开展高频业务调研,广泛收集基层办事窗口及群众的意见,梳理群众最关切、最迫切需要的服务。三是参考源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现场可办事项、全省“粤智助”可办地方特色事项,联合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及河源分行研究讨论,梳理适合上线“粤智助”的事项,并积极反馈至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丰富宣传体系,持续提升宣传效果。源城区政数局大力推广应用“粤智助”,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成”。充分利用村居“大喇叭”、办事大厅LED屏幕、工作群等载体,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灵活宣传推广体系;各级办事大厅志愿者积极引导群众使用“粤智助”,提高“粤智助”的知晓率和使用率,提升“粤智助”服务效能。
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干部业务水平。4月7日,源城区政数局联合交通银行河源分行举办源城区“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业务培训会,组织各镇(街道)、区工业园管委会及有关村(社区)共100余人参加培训。
加强日常管理,构建成熟管理体系。源城区政数局安排专人负责“粤智助”平台设备状态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以报促改”,不定期通报镇(街道)、村(居)的使用情况、业务量增减对比情况、设备异常情况等,督促各镇(街道)、村(居)及时排除故障,反馈整改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强化与镇街的沟通联系,针对设备长期离线等情况,现场协调处理。
“粤智助”作为自助终端,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政务服务便利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展企业群众办事渠道的重要手段。源城区政数局将继续加强与市政数局、交通银行河源分行、河源农商行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强化“粤智助”日常管理,争取上线更多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不断提升“粤智助”在源城区的覆盖度和使用率,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