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苏区精神 推动龙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和韩江上游,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深港地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绿色生态屏障。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结合“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针对老区苏区的资源禀赋、功能定位,找准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实现龙川县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龙川绿色发展。
龙川县紧紧围绕发展新思路,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龙川绿色发展。筑牢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优战、净土防御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森林保卫战。建立了一把手一起抓绿色发展工作体系,并纳入部门和干部目标责任制,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工作督查通报、应用绩效考核成果等措施,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全力推进整县镇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努力实现镇村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护青山绿水。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促进自然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二)坚持积极创新机制,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龙川县引领社会资本支持绿色重点项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了星汇上山打油、绿油、穗丰、岭南1号等4个较大规模的油茶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擦亮“全国油茶示范县”招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果明显,油茶产业园成功通过复检验收,丝苗米产业园获批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试点工作,建设特色产业村,大力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新创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龙川茗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龙川山茶油获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王贡米等品牌获评省农业名牌产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打造“四小园”示范点。
(三)坚持积极探索新路径,做好“生态+”文章。
龙川县坚持绿色发展,做好“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文章,推动全县三产融合。龙川旅游资源丰富,有“蓝色”湖水、“古色”历史人文、“红色”革命旧址、“特色”温泉,龙川县做好“生态+”文章,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经典线路,推动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制度创新方面,龙川县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鼓励和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广大农户支持和参与绿色发展项目,有力激发了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构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电子电器、空气能、现代建筑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中国空气能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实施一镇一园全覆盖试点工作,出台实施鼓励支持各镇建设特色产业园工作方案,重点扶持义都茶产业园、细坳竹产业园、车田豆腐产业园和雅寄米酒升级扩产,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龙川县在经济社会取得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和制约:
(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两难问题日益凸现。发展还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对自然消耗过大,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建设用地需求旺盛,水资源利用程度大,森林资源存在分布不均衡、林分质量差、生态体系仍较脆弱,超出资源承载力。
(二)环境容量较脆弱,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还未建立。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重造林绿化成效需要进一步巩固,资源管护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压力大。
(三)林业产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林业经济功能不强,林业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多以粗加工的一级产品形式流出,产业链未得到拓展延伸,缺乏品牌龙头林业企业,油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较难,特色种养殖对促进林农增收贡献比例依然较低。
(四)产权要素利用程度低、折现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改后农民虽然拿到了林权证,但对涉林政策、科技、信息的了解甚少,技术下乡活动不够普及,农民知识技能水平不高,工具设备损坏后弃置不用现象比较普遍。
三、关于加快龙川县绿色发展的具体建议
针对当前龙川县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形成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
龙川县各级各部门需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是新常态下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学懂弄通生态绿色低碳经济的运行规律,想方设法把绿色发展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体在心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意识、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规、自愿履行护林护草护水责任。
(二)加强规划,做好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
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龙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龙川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龙川县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规划编制、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各方面,做好长远、系统谋划,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绿色崛起双胜利。其中,在农业空间着重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重点城镇周边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在生态空间适度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业;二、三产业按照集中集聚的原则,着眼于培育产业链、产业集群,集中布局在城镇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县内一条链,产业不出县”。
(三)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龙川县要注重区域化差异,提出各区域的绿色发展特色,形成有特色、有指导性、可操作、能见成效的绿色发展顶层规划体系。要加大对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加以推广,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全社会广泛、积极参与绿色发展行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现代产业绿色发展、交通和建筑绿色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和绿色科技体系,努力在绿色发展上走出新路。
(四)创新体制机制。
龙川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探索开展碳汇、排污权和水权交易新路径。建立碳排放权、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的市场化交易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优化配置资源。要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数据库更新工作,及时开展新一轮的县域国土摸排勘测活动,把家底摸清楚,才能把家产管到位。要加强与大湾区深度合作,守护湾区人民饮水安全,推动建立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多地合作、价值互换、产销双赢。要完善老区苏区与大湾区干部交流机制,把老区苏区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完善专业人才支持老区苏区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专业人才到老区苏区交流轮岗和扎根服务,鼓励发达地区青年才俊在老区苏区建功立业。
(作者 谢桂明 中共龙川县委党校副校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