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首批设备进厂
本报讯 记者 谢梦君 秋高气爽,位于源城区埔前镇的特区建工钢构河源制造基地(以下简称“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前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货车运载着特区建工河源基地第一批生产设备进入厂房,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忙着进行设备安装,现场焊接声、机械装备发出的轰鸣声等相互交织,奏出了一首催人奋进的“施工交响曲”。
特区建工河源基地设备管理组组长多招进正忙碌地穿梭于项目建设现场,仔细叮嘱工人注意施工安全,与工人一起把进场的项目生产设备安装在生产线上。据多招进介绍,设备进厂前,施工团队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探,对设备进厂时的路线、设备摆放位置等进行了提前规划,并制定了完备的吊装运输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该批生产设备能顺利进厂。
“本次进厂的设备是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首批进厂的设备,包含有CNG6500数控/多头直条切割机、ZHG2000重钢组立机、TMH14T型自动埋弧焊机及YJZ80B矫正机等机器,主要用于生产H型钢。”多招进介绍,其中,CNG6500数控/多头直条切割机是此批设备中的重点设备。它将先进的数控系统、精密机械传动和燃气火焰切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热切割设备,可按照图纸要求,以编程的方式切割出各种形状复杂(斜面、圆弧、非圆弧曲线)、尺寸准确的高精度板状零件,还能根据客户要求,配置自动调高、自动点火或自动喷淋等装置。
厂房建设有序进行中。记者 刘奇峰 摄
“除今日进厂的设备外,后续还会有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进厂,实现钢结构生产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可视化。”多招进说,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首批设备进厂,将大大推进整体工程进度,为项目早日投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约26.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共计12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建筑和市政桥梁领域全品类钢结构构件,预计年产18万吨。其中,建筑钢结构领域,设计年产能13万吨,可满足约200万平方米的装配式钢构件需求;桥梁钢结构领域,设计年产能5万吨,可极大缓解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各省大中跨径的公路、铁路和市政桥梁的钢构件需求。
据悉,特区建工河源基地项目预计年底达产,项目全面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年创税收1.8亿元,可提供约1200个就业岗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