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锡场镇绿美生态建设暨林下经济推介会举行 现场签约5个项目 签约额达4500万元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修硕 前日,东源县锡场镇绿美生态建设暨林下经济推介会在万绿源小镇举行,现场签约5个项目,签约额达4500万元,涉及南药种植销售、民宿等林下经济产业,将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增添绿色动能。
推介会现场。
绿美生态 点绿成金
活动现场,锡场镇一众外出乡贤返回故土,参观林石南药基地亲身感受绿美东源生态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种植基地内,一棵棵笔直的松树上,整齐种植着嫩绿铁皮石斛。这种铁皮石斛利用活树附生栽培,雾化浇灌,不施肥不用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成为一道独特景观。
锡场镇地处东源县西部,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有林地44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发达,是东源县碳普惠经济(碳汇交易)的实验区、绿美生态建设的先行者。近年来,锡场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发展壮大林下经济、优化改造林分林相等,大力引进桂丰集团(广东省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林下经济优秀企业,发展种植铁皮石斛、黄精等南药、油茶以及灵芝、香菇等“土特产”,林下经济更是从早期的林下间作套种逐步发展到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旅游等复合经营新模式,持续擦亮了高质量发展的绿美底色。2021年,东源县锡场镇入选第三批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南药专业镇名单;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企业在线上推介产品。
广东省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最早在锡场镇投资林下经济产业的企业之一,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和“科技+服务”模式,推进现代化、集约化的药材种植,打造一个集特色名贵中药材育种育苗、种植、加工、休闲观光、康养于一体的2000亩南药种植基地。
“我们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经营和利用面积已达2000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12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近100万元。”广东省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元说,未来三年,该公司林下经济种植将辐射周边区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
研企联合 科技助力
推介会上,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分别为广东省林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授予“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农博士工作站”“广东省科学院河源研究院企业工作站”“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工作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基地”等牌匾,科研院所、企业强强联合,深挖林下经济发展潜力,为乡村注入发展新活力。
“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安玉兴说,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工作人员向嘉宾介绍产品。
目前,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保育有铁皮石斛、金线莲、五指毛桃、鸡血藤、灵芝等适合林下种植的南药品种,研发有配套的种苗繁育技术和种植技术,并充分利用树荫形成的光照散射空间,构建了“铁皮石斛+金线莲”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此技术模式在我市江东新区已进行示范推广。
“此次活动是东源县绿美生态建设的重要里程牌,希望全县各乡镇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按下绿美生态建设的快进键,通过以林招商、以绿引企,招引更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投资、入东兴业,不断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全力打造东源林下经济发展新高地。”东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源县委、县政府将牢固树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从“政策扶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合作共赢”上下真功夫、出实招,全方位护航企业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