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指毛桃产业“把脉”支招 五指毛桃种植与加工技术培训在源城区源南镇举行
“五指毛桃的香气密码是什么?”“如何让五指毛桃的香味更浓?”“五指毛桃管理有绝窍吗?”……前日,在源城区源南镇举办的五指毛桃种植与加工技术培训活动上,不少种植户提出了在五指毛桃优良品种选育、轮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向现场农村科技特派员寻求良策。这是2024年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培训活动之一。
此次培训由市科技局指导,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主办,源城区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源城区五指毛桃协会承办,河源晚报社、河源市人才驿站、河源市金源绿色生命有限公司、河源市济圆中药产业研究院、河源市臻荷缘商贸有限公司等协办。此举旨在建设一支实用技术应用能力强,能够起示范、推广、带动作用的农民技术员队伍,有效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促进我市五指毛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
五指毛桃种植基地。本报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摄
王森博士为种植户培训。本报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摄
香气奥秘何在?
五指毛桃并不是桃,因其叶子长得像五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对于很多美食家来说,五指毛桃汤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美味。每次煲汤时,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人垂涎欲滴。然而人人都知五指毛桃香,可知这香味缘于何种物质?换一句话说,五指毛桃香气奥秘是什么?
为种植户传经送宝。本报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摄
在培训活动中,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王森博士在题为《提升五指毛桃类黄酮活性物质的技术探讨》的讲座中分析说,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显示,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等是赋予五指毛桃药用活性的质量标志物,上述物质与其他类黄酮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脂肪与呋喃醛、酸类挥发性物质可能是五指毛桃根香气的主要来源,通过适度的激素刺激,合适的采收时间、部位,加上合理的加工方式,方能保持并提升五指毛桃根中类黄酮物质含量。他说,五指毛桃质量标志物,药效活性成分主要是补骨脂素(主要指标)、佛手柑内酯、芹菜素,均无挥发性、难溶于水。五指毛桃香气物质来源,五指毛桃根中富含的补骨脂素与其他黄酮类物质为天然抗氧化剂,受热易氧化分解为短链醛、酸等挥发性物质,可能是最终香气的主要贡献者。五指毛桃根的油脂含量低,即使烘干过程中氧化分解为脂肪醛、酸,对最终挥发香气的贡献可能并不大。
专家现场指导种植户。本报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摄
抱团取暖种好“桃”
当然,五指毛桃的这种香气与采收时间、采收部位、加工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王森说,类黄酮主要在茎叶中合成,故要采摘在2-3年以上的五指毛桃,采收部位首选侧根,其次主根,茎、叶、果中补骨脂素含量极低。同时还要采取合适的加工方式,50~60℃干燥时活性成分、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接近晒干水平,天气晴好宜用晒干方式,遇阴雨天可用50℃热风干燥。
在我市不少地方,五指毛桃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在源南镇白田大和坑一五指毛桃种植基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令五指毛桃长势良好,茎干挺直,郁郁葱葱。“种植五指毛桃两三年后,就能采挖根系用于制作药补食材,时间越长,药补价值越大。我们的五指毛桃都是3年以上的。”基地负责人如是说。在五指毛桃育苗与种植示范基地现场教学中,针对种植户提出的问题,专家们现场一一答疑解惑,为河源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苏海青有着多年的五指毛桃种植经验,去年在东源县灯塔镇种植了上百亩五指毛桃。这次专门从基地赶到源南镇参加培训活动。受到现场热烈气氛感染,他也主动介绍自己多年的五指毛桃种植管理经验,认为要高起垄,要精确施肥,确保肥效利用达到最佳效果。除了五指毛桃种植户外,这次参加培训的还有不少从事或有意开展五指毛桃农业生产、经营、研发的投资人、合作社、农民技术员,认为种植五指毛桃要科学种植才能赚到钱,同时要抱团取暖,不能把技术“藏”起来,要加强培训和技术交流,把五指毛桃种好。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