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五大行动进行时|深耕“精神沃土” 滋养“文明之花” 源城区埔前镇以“五大行动”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错落有致的新农房、绿树成荫的村道……农村人居环境增“颜”又提“质”,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近年来,源城区埔前镇坚持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为抓手,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文明力量,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埔前。


美丽庭院建设现场教学活动。

培育树立文明新风

为培育树立文明新风,埔前镇通过开展“党群赶圩日”“村情夜访”“禾坪说事”和板凳会等活动,持续深化文明新风感化教育,动员广大村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美丽庭院”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切实让群众成为“百千万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其次是运用积分制激活大文明,利用“粤治美”微信小程序,探索创新“积分超市+文明创建+乡村治理”专项长效机制,将人居环境、庭院绿化、农房风貌、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范畴,结合“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红旗户”等评先评优活动,进一步点燃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庭院”5户,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最美家庭”1户,陂角村获评广东省“美丽庭院”村。

以文明实践推动融合共建

埔前镇充分运用文明实践阵地宣传宣讲功能,把“百千万工程”的蓝图政策讲清楚,把益处实惠算明白,把行动规划做透彻,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人员以及返乡青年等群体参加种植技能科普、就业创业指导、电商直播培训等活动,实现文明实践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同时,以公交书吧为纽带建立镇级富镇强村公司,广泛凝聚村级富镇强村公司、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力量,推动镇村资源抱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充分运用文明实践的教育、文化、服务功能,推动线下文明实践阵地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共建共享,以“村BA”、村晚、“青年杯”电竞友谊赛、河美共赢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为契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集文旅展示、活动发布、乡情社区、农业资讯等于一体的“链上埔前”综合文旅服务平台,推动文明实践与特色文化、品牌农业、旅游产业互融互促。埔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埔前镇文化站)获评“省特级文化站”;陂角村获评广东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以文明创建构筑和美家园

埔前镇坚持以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埔前为目标,全面推进G205国道增设慢行系统、移民体育公园、美丽圩镇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硬件”基础。同时,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引导村民维持自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主动盘活自家闲置庭院和特色建筑,推动“庭院变民宿、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股东”,推动杨家小院、白云墅、乡恋农庄、田园小筑等特色民宿、农家乐“火爆出圈”,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8个,带动农户年增收超300万元。积极拓展文旅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力促上村村红色教育基地提档升级,成功推动上村村入选全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试点村,每年参观人数超5万人。大力发展科普文化游,激活双头村耕育田园研学基地资源,每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游,依托春沐源小镇、杨家小院棕榈岛等景点,打造新型文化空间,组织开展溯溪越野挑战赛、山谷摇滚音乐节等大型文旅活动。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获评“中国特色小镇50强”,耕育田园研学实践基地成功挂牌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首批创作基地,埔前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招牌持续擦亮。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李春华 巫运娣

 






上一篇:前7月出口机电产品超54亿元 同比增长17.3%
下一篇:广东启动“薪火计划” 我市9名乡村教师入选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