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五指毛桃产业研究开发与应用培训活动 五指毛桃进“深”融“湾”可期
“河源五指毛桃品质好、可开发空间大,且产业链条长,产业带动能力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品与技术创新,将五指毛桃打造成为源城区乃至河源市的重点优势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前日举办的河源五指毛桃产业研究开发与应用培训活动研讨交流与答疑会中,广东省乡土专家、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陈立民如是说,五指毛桃完全有条件像新会陈皮一样,做成百亿元以上的产业。
此次培训活动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进一步提振了我市五指毛桃种植户推动五指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五指毛桃产品吸引了参训学员。本报记者 刘奇峰 高雅 摄
五指毛桃变身“金手指”
在培训会上,陈立民作了题为《河源五指毛桃产业开发研究与应用》的主题讲座。作为一款岭南常用草药、煲汤材料,食药两用的五指毛桃既能补虚治病,又能食疗养生,如今在南方地区,五指毛桃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保健佳品。就我市而言,五指毛桃已实现人工种苗繁育,不少基地规模化种植后,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五指毛桃变身为“金手指”,亩产效益两万元以上。河源市推广人工种植五指毛桃面积为7000亩左右,产值在1亿元以上。尤其是我市万绿湖周边已成为道地药材产区,建立起多个五指毛桃的种植基地。
“河源五指毛桃必须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道路。”陈立民介绍,五指毛桃从培育种苗到采挖要4年时间,河源的五指毛桃产量高,质量好,推广种植得较快,得到各地客商的青睐,经济效益可观。目前河源种植五指毛桃已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形成了五指毛桃GAP种植与开发产业链条,挖掘五指毛桃的药用与食用价值,推动道地南药开发的整体进程。
产业发展“融”起来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一条五指毛桃GAP产业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中药材产业化链条,发展势头好。源城区提出,要加强科技赋能,针对全产业链薄弱环节持续科技攻关,破解五指毛桃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等制约瓶颈,推动五指毛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集研发、制造、精深加工、流通、冷链物流、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五指毛桃产业链条。
在培训活动中,不少与会人士表示,要探索五指毛桃“变形计”,把五指毛桃产业与我市其他产业发展“融”起来。在培训活动中,国家高级茶艺师、河源市香车美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梅表示,将探索做好“茶+五指毛桃”这篇文章,条件成熟时将在茶场引种五指毛桃。来自连平上坪镇一桃花酿酒坊的负责人也表示,将尝试探索“桃花酒+五指毛桃”,共同推动五指毛桃产业发展。
令人欣慰的是,针对目前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我市正进一步实施好“土特产”优强行动,健全“土特产”运营体系,加快以五指毛桃鸡为代表的“土特产”优品培育,支持科研团队围绕五指毛桃鸡开展产品工艺研发和生产技术提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产品展销,结合“粤菜师傅”推出“客家一桌菜”,支持优质“土特产”出城融湾。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